瘋狂的外星人,“流氓”的中國人

哈嘍哈,好久不見,我是小朕~

隨着新春的到來,家家門前都貼起了紅對聯。在這裏小朕代表【墨家路】公衆號全體給各位小夥伴拜個晚年~

祝大家新春快樂,豬事順利!


好的,前言不多,咱們切回電影。

今年的春節檔還是比較值得期待的,比如說星爺攜着《新喜劇之王》的迴歸,還有據說是中國第一部科幻片的《流浪地球》。

但是朕還是跟絕大多數的小夥伴們一樣,選擇了票數最多的《瘋狂的外星人》。

本來看電影的時候High的可厲害了,哪知道一出影院看了豆瓣的評分,心拔涼地就跟今早剛下的雪一樣……

翻一翻評論,似乎擡着的都是些知名的影評人,還有好多在爲這部片子打抱不平。

還有好些踩得好厲害的,有的來自大劉(劉慈欣)的鐵桿粉,有的來自寧導(甯浩)的忠實粉絲;有說是對原著的極端不尊重的,有說是寧導自暴自棄了的。

朕說句中肯的話哈,朕是看過大劉的作品的。Emmm,相比之下,朕其實跟喜歡林夕的科幻文。

因爲大劉的作品在科幻方面的描寫,都是十足十的硬科技。對於像朕這樣的文科生來講,有的時候真的有點接受無能……

不過大劉有的情節設計真的很有意思,就比如說據說是《瘋狂的外星人》的原版的《鄉村教師》。

將一個土生土長的鄉村教師和外星超先進文明相碰撞,明明剛開始是個悲劇到不行的鄉土小說,偏偏後文改成了宇宙毀滅以及人類生存的年度大戲。

不減人文情懷,又提升了科技內核。這或許就是大劉最吸引人的地方。

但是朕想對那些懷揣着對原著無限執念的小可愛們說,你們對原著的期待一點都沒有錯,可是你們卻想錯了一個人——

甯浩

關於甯浩我們不說其他,就看最近有他插足的兩部超火電影:

一部是徐崢的《我不是藥神》,他是監製;

另一部是黃渤的《一出好戲》,他是客串。

說實話,這兩部影片其實都一般般,漂亮但是稱不上經典。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直接受他影響的兩大演員導出的片子就可以看出,甯浩自己也不是什麼“正常人”。

無厘頭的情節設計、市井小民的行爲框架、突破常規的思維模式。

這麼一總結是不是還突然有點現代主義與中國本土文化結合的意味?

我們來拆分下這部電影的成分哈。

首先是好多人都不理解的C國人設定。

當然咱們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感覺出來了這個C國人不就是現實裏的那個A國人嘛。

可是無緣無故非要扯上他們做什麼?就爲了新年頭月的調侃下那幫A國佬?

朕先提個問題,在電影的剛開始,有多少人跟朕一樣在看到那些嘰嘰喳喳的A國人的時候,第一時間感覺自己在看好萊塢大片?

又有多少人在看到黃渤出場的時候,瞬間感覺自己好像在過山車上,做了一個超級大的俯衝?

這種超級大與超級小的對比當中,反應的不就是大劉《鄉村教師》裏的那種強烈張力嗎?

這種無厘頭卻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點對的錯覺,是不是很像第一次看到畢加索的《格爾尼卡》時候的感覺?

再到寧導十分熟悉的市井風,其實朕在這部影片裏最大的感覺就是,很像一幅中國現代單人版的《清明上河圖》。

裏面的好多都能顯露出中國人獨有的“流氓”式處世之道。


這裏的壞是真的壞。

看到能欺負的就盡情的欺負,就比方說遊樂園的地皮商對耿浩(黃渤)的壓榨;大飛(沈騰)對耿浩的無情諷刺;耿浩對猴子的施壓。

有的影評裏說過,這是中國特有的歧視鏈。

就像知乎歧視豆瓣;豆瓣歧視B站。

這裏是外星人歧視地球人;地球人歧視中國人;中國人歧視耍猴人;耍猴人歧視猴。

甚至還有的影評裏談到了“尊重”。

朕覺着吧,談到“尊重”就大了。

舉個栗子,到了春節有的大人就喜歡胡亂的調侃小孩子,如果這時候小孩子突然發聲說,“你一點都不尊重我”。

這事直接就成了搞笑。

中國人常說的一句勸和的話就是,“誰都沒有壞心的”。

這句話其實很像漿糊,擱哪兒都是對的,擱哪兒又哪都堵得慌。

不過吧,你說中國人連帶對自己家孩子都那麼狠的。

一會“寶貝啊,你學多了就歇一會,仔細眼睛疼”,一會“叫你不學習,以後就掃大街”。

這種壞,便稍微都能理解一點了。


這個“賴”就是“無賴”的“賴”。一點都不誇張的。

不然你看那電影裏的遊樂園,從巴黎鐵塔到巴西雕像,中國人全都能給你和到一鍋漿糊裏去。

這種甯浩導演特有的山寨式畫風,恰好也真是咱們大中國商界獨家的“山寨風”。


但是就在這種看着怎麼怎麼都是壞的情況下,咱們也缺不了“善”。

你表面上看着黃渤、沈騰飾演了一對妥妥的塑料兄弟情。但是等到耿浩真的有難了,第一個出來的還不是大飛?

再說之前,在耿浩他們剛從A國各種槍支威脅下逃出來,第一反應確是要救那隻陪了他多少年的猴。

你若說他是爲自己的生活也沒錯,但你倘若說他只是爲了利,想想也知道不單純。


中國的大部分所謂的“大男子主義”背後好像都有“剛”的支撐。

說是“剛”也好,“倔”也好。

反正在這種敵我懸殊那麼明顯的情況下,就因爲人家罵了他兩句臭耍猴的,就能突然腦袋一熱非要往上闖的也就是中國人能幹得出來了。

不然當時的朝鮮戰爭,小米加步槍咋就能把那一幫揣着坦克飛機的A國人嚇得不敢過來了呢?


這裏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這裏了。

你說中國人剛也對,慫也對。這種剛慫並濟的情況,反正中國人是詮釋的極佳。

外星人一活了就認大哥,韓信胯下受辱也不過如此了。

臥薪嚐膽啥的都是千百年的教誨了,弱的時候就要認慫。忍住了,啥時候不能反擊?


這裏其實要說利也對。

見縫插針的插廣告賺錢都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可是你又不能不說他真的是機智……


最後一個,好好解釋下。

有好多小夥伴對於《外星人》的結尾好像都不怎麼看好,說是莫名其妙外星人就喝醉了回家了。

反正也不知道是咋搞的,莫名其妙就和平解決了。

朕反而覺着這還是很符合咱大中國的做事風格的。

就像最後那一句“都在酒裏了”,這一年這句話的改編版其實並不少。

比如說什麼,“沒有什麼事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頓”。

這種糊里糊塗的做事方式看着好像真的有些神經質的嫌疑,但是同時,它又側面的反映了中國人特有的包容。

說到底,多大點事呢?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該幹嘛幹嘛去。

於是又埋頭勤勤懇懇地當咱們的小老百姓,說不定啥時候哪國議會就能突然爆出句,“你們還吵,中國人都飛到月球背面去了!”


最後的突破常規,其實有點像是斯皮爾伯格去年剛上映的《頭號玩家》,說是致敬前邊的一大幫老前輩們,實際上也都胡亂地耍了一遍。

不僅有壓着根棍子邪乎邪乎的孫大聖;

還有改編自《E.T.》裏結結實實地塑料兄弟情;

《邪不壓正》裏的單車過屋頂也改成了猴騎單車;

更有突然炸出來的錦鯉黃渤。

亂鍋鍋的一遭,說白了其實就是逗你笑。大過年的,要那麼費腦子幹啥呢?

朕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們是跟朕一樣,想大過年偷懶才選的《外星人》。反正這個懶,朕感覺偷的不錯。

過年嘛,笑一笑就好了~


文末點贊~大吉大利,今晚吃雞φ(>ω<*) ~

該文章由小朕先生獨創,轉發請詢問作者並註明出處,謝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