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一場私人夢境

今天在網絡上看了畢贛導演飽受爭議的《地球最後的夜晚》,沒有中途退出,沒有倍速快進。可對我來說,這是第一部需要藉助彈幕才能理解的電影。

當彈幕將長達50分鐘的長鏡頭,所涵蓋的細節和想表達的意境揭示出來後,我還是很佩服導演的。我們的夢確實如電影那樣,將不同年代的人和事全部混雜在一個場景下,張冠李戴毫無邏輯,可於夢裏的自己又是如此真實。我尤其喜歡男主和年輕時的女主飛起來的橋段,鏡頭下微縮版的屋檐和螞蟻般的人羣,簡直與我們在夢裏見到的一模一樣。看到這裏,大概每個人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吧。因爲我們都夢到過自己飛起來,從上帝視角審視着那些束縛我們的圍牆和嘈雜的人羣,有一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快感。

可惜,這也是一部註定失敗的電影。因爲夢是私人的,即便它們再怎麼相似,卻少有人願意與他人分享,更何況是在影院裏被迫坐兩個小時去看他人的夢境。

我相信,如果一開始導演就說這是一場夢,而不是起了這麼個文藝又誤導的名字,不會有現在這麼多的罵聲。大家會帶着一種與導演一起做夢的心態與角度,欣賞這部電影的意境和美輪美奐的長鏡頭。當然,如果一開始挑明是場夢,可能也沒那麼多人願意去看了吧。所以這本該是部小衆的文藝片,它的受衆人羣不該是抱有看一場有情節有思想電影的普羅大衆。

而《地球最後的夜晚》以大衆電影的外殼營銷着小衆文藝的內核,讓走進影院的觀衆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自然會落下罵名。

當我知道導演和編劇是同一個人時,就明白這是一個很私人的電影。因爲它從內容到呈現都沒有第三方的參與。之所以張藝謀、陳凱歌和姜文現在被大衆批評所拍攝的電影越來越看不懂了,就是因爲他們的電影已變爲自己私人感受和情緒的宣泄,情節的合理性早已被拋之腦後。按照餘華的話說,小說如果滿篇都充斥着私人情緒,那就看不到作者內心,只能看到內分泌。

當然,很理解文藝導演也希望從地下走到地上,從一窮二白變成小康社會。只是,當你什麼都想得到時,就什麼也都沒有。至少,這種套路也只能用一次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