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電影總是虛假的,那現實呢?是不是也是假的

2018年12月31日,作爲一名僞文藝青年的我又去看電影跨年了,這次我選擇的電影是《地球最後的夜晚》,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做好了要好好誇一誇這部電影的打算,也想好了要寫一篇萬字長文來告訴所有人我是多麼的文藝,但是事實證明我錯了,從頭到尾我雖然沒有睡着,但是對他卻雲裏霧裏,以至於現在無從下筆。


先說一下這部影片的跨年檔的票有多麼的難買,我是在兩週以前在某購票平臺上搶到這張票的,當時我所在的電影院只剩下三張。這部電影在沒有上映之前能賣的這麼火熱,可能是因爲他有一個獨特的名字,但是一個拍文藝片的導演對於電影的起名,一般的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在大衆的眼裏,《地球最後的夜晚》就是地球最後的夜晚,此情此景,此時此刻就應該帶着最愛的人一起度過,最後在電影院擁吻,迎接新的一年。但是他們錯了,以至於電影剛剛放映不到半個小時,電影院就開始有人,陸陸續續的離場,沒有離開的人也困得要睡了過去,現實中,《地球最後的夜晚》變成了地球最困的夜晚。


相信看了網上的評論以後,很多之前想去看此電影的人也都打消了去看的念頭,那我先簡單的講一下這部電影到底講了個啥:這部電影講的就是男主因父親離世,再次回到故鄉。然後回憶起12年前自己的好友白貓被人所殺,自己在追查兇手的過程中與兇手的情人相遇,並與她度過了一個難以忘記的夏至。12年後,再次尋找這個女人的故事。


影片的一開始,大屏幕上是一排大字,上面寫着:這不是一部3D電影,但也請在適當的時候跟隨男主角一起帶上3D眼鏡。相對比那些不到半個小時就走的人來說,我想我是幸運的,因爲我用到了3D眼鏡,在影片的第70分鐘,同樣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男主帶上了眼睛,進入了夢中的世界。在夢中他遇到了一個要跟他打乒乓球的愛吹牛的小男孩,這似乎是對12年前他對自己即將到來的孩子的承諾,愛吹牛的小男孩的乒乓球上有一隻老鷹,又似乎象徵着好友白貓,拿着火把的瘋女人又似乎象徵着母親,檯球館的凱珍又似乎象徵着萬綺雯,夢境與現實的交叉構建了一個飄渺的世界。


乒乓球拍轉起來就能飛起來,念一段咒語房子就可以旋轉,代表着永恆的破手錶,代表着短暫卻沒有燃盡的煙花,這成了電影散場後等待着某滴打車的人們調侃的對象。《地球最後的夜晚》的確在字面上賺足了人心,最後讓人們大失所望也是情有可原,因爲我們大多數人都相信電影是真的,他就應該是地球最後的夜晚,但是早在電影開始就已經提醒過我們,電影與夢境不同,它「總是虛假的」。但我們卻深陷其中,最後分不清到底是電影還是夢境。這應該是完整看完這部電影的人心中都有的疑惑了吧!

說了這麼多,其實《地球最後的夜晚》我是沒有看懂的,也說不出太深奧的東西,我的理解是,這是一個深陷回憶的人對於過去的情感糾葛,無論是對於母親的,還是對於好友的,還是對於萬綺雯的。我覺得男主是陷在回憶裏的,影片到底告訴我們什麼呢,看過電影的人都雲裏霧裏,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我的理解是,不要老是回憶過去,就像白貓媽媽說的那樣,泥石流不可怕,活在記憶裏纔可怕。

至於其他的一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我們無法理解,我想我們是幸運的,就像姜文的一些電影,如果你深入理解了,你就會發現那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電影跟夢境不同,他總是虛假的,那現實呢?是不是也是假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