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災難面前的人性考驗,結局卻有點出乎意料

喪屍題材愛好者,《行屍走肉》狂熱分子。看多了歐美喪屍題材中對喪屍面目血腥猙獰與噁心於一體的露骨刻畫和無所不用其極的撕咬方式以及彷彿不要錢般大量充斥的“灑熱血”,《釜山行》略顯得含情脈脈。

當今喪屍題材流行的大環境中,除了血腥暴力的視覺衝擊,在喪屍橫行的亂世背景設定下,人的轉變,矛盾,善的一面,惡的一面,人與人之間的衝突爭鬥,都會被無限放大,我們可以稱之爲人性刻畫和情感渲染。這部分是否足夠精彩,已經成爲一部廣受好評的喪屍電影或電視劇的必備條件之一,《釜山行》這方面顯然成功了。雖然《釜山行》的一些套路司空見慣,甚至還是帶着一股韓國泡菜的味道,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亞洲電影在喪屍題材上的一次成功突破,是亞洲喪屍題材電影區別於歐美的一個新起點。

《釜山行》擁有堪比好萊塢的強大劇本,劇情驚心動魄,跌宕起伏,但又摒除了歐美式的個人英雄主義。《釜山行》中的男主角沒有主角光環,除了錢掙的多,就是一個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最後還被咬變成了喪屍。但並不是說男主角不是英雄,他深愛着自己的女兒,最後也是在保護女兒的過程中變成了喪屍。對於自己的女兒而言,他就是英雄,是存在於普通人之中最平凡的英雄,是我們身邊處處可見的英雄。而歐美傳統喪屍電影中,主角技能max,各種buff加滿,一人拿着砍刀,所到之處喪屍片甲不留,殺出重圍找到應對喪屍的方法,最終拯救了世界。

影片中幾乎囊括了社會上的各種階層:以男主角爲代表的中產階級——富裕,忙碌工作,自私,無暇關心自己的家庭;以男二胖大叔和他懷孕的妻子爲代表的普通民衆——善良,包容,捨己爲人,充滿正義;以流浪漢爲代表的底層人民——雖然窮苦,經常出岔子,但關鍵時刻還是爲了保護別人犧牲了自己;以公司管理爲代表的領導階層——醜陋,自私,能夠爲了自己的利益毫不猶豫的捨棄他人……

儘管領導是作爲一種反派人物的存在,但當領導在變喪屍的過程中,求助於男主說出“送我回家,我很害怕”這樣的話,我們對領導也不禁憐憫起來。不僅僅是男主角,影片中每一個人物都有着非常細緻的刻畫,成爲現實社會多方面人羣的縮影。雖然是喪屍題材,《釜山行》卻很全面的詮釋了當今社會的諸多問題。

黑暗中的曙光,是《釜山行》帶給我的整體感覺。因乘坐同一輛火車而相識從而結伴踏上逃命之旅的主角一行人,被責任,正義,善良維繫在一起,逃命過程中幫助火車上的人抵擋喪屍的追擊。主角一行人無疑是曙光。最後只剩下孕婦和女孩,當連她們自己都放棄了生存的希望,小女孩的歌聲帶來了曙光。《釜山行》這部電影本身,也是亞洲電影在喪屍題材中的曙光。我們經常嘲諷韓國電視劇的狗血,但在韓國電影上,殊不知人家已經甩了我們幾條街。坐觀當今中國的電影市場,票房最賣座的永遠是國外的大作,而真正意義上的國內好電影卻又經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