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想给爸妈长辈写科普

作为一只生物狗,我常常面临着一个窘局:我可以给陌生人科普生物知识,却搞不定我最亲爱的家人!

下面这类对话,对我和我的同学朋友们来说,都不陌生:

“跟你说啊,我最近看到文章说,吃胡萝卜特别好,防感冒还能抗癌,你一定要记得每天吃啊!”

“妈,胡萝卜确实是挺好的蔬菜,但也不用天天吃吧,饮食还是要多样化,哪能盯着一种菜吃呀。”

“哎,你不懂,人专家说了,这是增强抵抗力最好的东西,一定要坚持吃,每天吃,才能防癌!”

“妈,我是学生物的,我咋不懂了。胡萝卜是对身体好,也没好到要天天吃的程度呀。抗癌更是毫无根据,根本没有确切的实验证据。”

“哎你这孩子咋说不听呢,我告诉你哈……(此处省略一万字)”

我,卒。

这种对话的另一边,可能是爸爸妈妈,也可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当和父母长辈讨论起健康相关的话题,往往免不了落入这种争执。

好一点的时候,我直接弃疗,任由他们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只当是耳旁风;

而更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科学的观点竟然没法说服他们漏洞百出的逻辑,于是就更加卖力地劝说他们,最后反而演变成一场并不愉快的争吵。

在又一次争执之后,我突然想到:我们的爸爸妈妈,家中的长辈亲戚,当他们给我们说起这些我们眼里的伪科学时,他们究竟想说些什么?

也许,是隐而不发的关心,希望我们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在天涯,都能健健康康,无灾无病;

也许,是找不到出路的亲近,期盼着借由这些琐碎的日常话题,更加了解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而我,写过不少科普,却没有写过对他们的关怀;辟过一些谣言,却没能辟开彼此沟通的坦途。

所以,我想写一栏给爸妈给长辈的科普,就叫“给爸妈说”,和他们唠唠今天吃了啥之类的家常,在温情的琐碎中告诉他们怎么吃更健康;给他们讲讲生物医学研究的日常,让他们了解更多我们的生活,也同时了解为什么我们会说有些伪科学不靠谱。

而更重要的,也许并不是科普,而是我们通过文字向他们表达的那些情感,那些关心、理解与陪伴。

我想,这或许不是我一个人的栏目,而是我们的——文字的另一端,是我的、你的,还有他的,父母和长辈。

我所做的,只是一支笔,写下你我的心声和思绪,告诉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儿女心中深藏的那一点关心、一抹牵挂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科普不烧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