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醫學新發現,還是不實新謠言?一文帶你修煉出“火眼金睛”

當瘧原蟲“治癒”癌症的新聞讓患者放棄了正規治療,反而耽誤了病情;當美國反疫苗組織關於“疫苗有害”的“發現”讓無數不知情的人們對疫苗敬而遠之,卻反而因此暴露在了更高的疾病風險中……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該如何判斷新聞裏這些“醫學健康新發現”到底有多可信?

判斷的方法並不複雜,其實就是提出並查證幾個關鍵問題。不想看全文的話,可以看這幅總結流程圖(需要放大看):

No.1   該研究是否已經在可靠的學術期刊上發表?

一項研究在學術期刊上的發表,意味着它通過了學界同行的評審,其結論是有嚴謹靠譜的實驗證據支持的。

當然,並非所有發表了的研究都絕對靠譜(不然也不會有各種學術造假風波了),但發表論文的同行評審制度是科學界最基本的研究質量保障。但如果一項研究沒有發表,那麼它一定沒有經過嚴格的同行評審,因此其可信度不好保證

如何判斷新聞裏的生物醫學類研究是否已經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呢?通常,我會找到這項研究裏某個關鍵詞的英文,然後去一個叫PubMed的網站(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上搜一搜,看看有沒有來自該科研團隊的論文。

PubMed其實是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開發的一個生物醫學類文獻數據庫。因爲它的文獻收錄很全面,所以是生物醫學領域最常用的文獻檢索數據庫。因此,如果在PubMed上查不到相關研究的論文,那麼基本可以認爲這項研究的結論不能完全相信了

當然,一項研究沒有發表也可能有多種情況。

如果這項研究是在研究型大學、科研院所、醫院、藥廠研發部門等正規科研機構進行的,其涉及的臨牀試驗(如果有的話)也經過了正規的註冊,那麼沒有發表,有可能是因爲科研尚在進行中。這種情況下,我會持觀望態度——這個研究的結論到底是啥,還要等到研究完成論文發表了才能確定

        國內的臨牀試驗登記信息可以在中國臨牀試驗註冊中心的網站上查詢:http://www.chictr.org.cn/index.aspx

        國際臨牀試驗登記信息可以在這裏查詢:https://www.clinicaltrials.gov

但是,如果這項研究壓根兒不是在正規科研機構進行的,或者涉及到臨牀試驗卻沒有進行正規的註冊,這就非常值得玩味了。畢竟,現代生物醫學科研通常相當燒錢,沒有正規科研機構提供的專業場所和儀器設備,自己搗鼓出來成果的可能性相當低。而臨牀試驗不註冊這種事情,往往意味着缺乏關鍵的臨牀前數據,或者試驗設計不合理,甚至有可能是憑空編造。因此,若是發現新聞裏的“醫學新發現”壓根兒不是來自正規科研機構,或者臨牀試驗沒有正規註冊,那麼極有可能是忽悠,最好別信


No.2   研究數據是否來自人體(臨牀)?

如果新聞裏的發現來自已經發表的論文,那麼我們就需要進一步看看研究數據的來源。對於生物醫學科研來說,其研究數據來源可以大致分爲兩類:一是來自人體,或者說臨牀研究;二是來自動物或體外實驗。

關於臨牀研究,我們放到後面細說,先說動物或體外實驗這類研究雖然非常重要,但其結論並不一定能直接應用於人體

爲啥呢?

打個比方,人體就像一臺商用服務器,功能強大、結構複雜。我們想研究這種服務器是怎麼工作的,但又不能把它給拆了。怎麼辦?

於是科學家們就退而求其次,去研究其它哺乳動物,比如猴子、貓、老鼠等。它們就像是個人電腦,沒有商用服務器那麼強大複雜,但基本原理差不太多,拆幾臺看看也是可以的。

可是個人電腦還是挺複雜的,裏面有些佈線、原理等等不好研究。於是科學家們又去研究青蛙、魚類等——它們不屬於哺乳動物,但和哺乳動物一樣同屬於脊椎動物。如果哺乳動物是個人電腦的話,青蛙和魚類就像是智能手機——基本原理和電腦類似,但是更簡單,也更好研究。

還有的科學家會去研究果蠅、線蟲等無脊椎動物——它們可能也就是一個可編程的智能計算器,比起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服務器,簡直簡單得不值一提,但有些基本原理卻是共通的。

此外還有在培養基裏進行的體外實驗——這就好像一塊自己佈線的電路板,可以用來試驗各種在整機裏不方便嘗試的操作。

在動物和體外實驗裏獲得的結論,就好像在電路板、智能計算器、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裏研究出來的程序。這些程序可以直接在商用服務器上使用嗎?有的可能可以,有的可能需要經過很多的修改,而更多的可能其實並不適用

事實上,在動物和體外實驗中做出的生物學發現幾乎天天都有,但其中有應用價值能夠被選擇進入臨牀試驗的寥寥無幾。即便進入了臨牀試驗,也有可能因爲有副作用、效果不明顯等一系列其它原因最終無法應用於人類。

因此,如果大新聞裏的“科學新發現”是在動物或體外實驗中得出的,即便是已經發表的優質科研,我們最好也不要高興得太早,而是多觀望一下——且不說它很可能沒法在人類裏應用,即便可以,等到一系列臨牀前和臨牀試驗完成,估計至少也是十年以後了。因此,眼下把它當成一個生物知識來了解一下即可,至於是否真的是醫學突破,且等十年後再說


No.3   若是臨牀試驗,是否尚處早期階段?

如果一項研究已經發表在靠譜的學術期刊上,又是正規的臨牀研究,那麼我們就可以放心相信其結論了嗎?不一定。

臨牀研究分爲幾個不同的階段:一期、二期、三期和四期,其試驗目的各不相同。其中一到三期是在新藥上市前必須完成的,而四期則是上市後纔會進行的。

一期通常在少數健康人中進行,主要是爲了確定安全性和毒副作用二期少數患者中進行,目的在於評估藥物或療法的有效性,同時也會評估長期的毒副作用三期則是在較多患者中進行,時間也比二期更長,主要用於評估藥物或療法在較大人羣中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有時也會和已上市的同類藥物進行比較;而四期則是藥物上市之後纔會申請的,主要用於跟蹤監測藥物廣泛應用的效果,或者進行進一步的應用性研究(比如改進療法、劑量等等)

因此,一期臨牀試驗的成功並不能說明藥物或者療法有效,二期臨牀試驗的成功也只能說明該藥物或療法可能有效,但並不一定對大多數人管用。一期成功二期失敗,或者一期二期結果都很好但倒在了三期,這樣的藥物並不少見。

基於這一事實,我們看待臨牀研究類的“醫學突破”新聞,也要根據其臨牀試驗分期來區別對待:

若是一期,其實說明不了有效性,暫時可以不用理會

若是二期,說明可能有效,保持觀望坐等三期

期四期的結果,樣本量大,跟蹤時間長,通常比較可靠,可以相信

結語

這篇的內容比較多,所以貼心的我幫大家總結了中心思想:

一個“醫學健康新發現”類的新聞,只有在同時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的時候,纔有可能真的是醫學新發現:

1. 其研究結果已經在靠譜的學術期刊上發表,能在文獻數據庫裏查到;

2. 屬於正規的臨牀研究;

3. 處於臨牀研究的三期或四期。

如果你看到的“新發現”不符合以上任意一條,那麼還是保持觀望態度吧,暫且別真把它當成醫學新希望。

當然,如果這個“新發現”壓根就不是正規的研究——比如研究單位不是正經科研機構,或者是臨牀研究卻沒有正規註冊,那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否決了。

我希望有一天,癌症患者不會再因尚在研究中的“新療法”而放棄本來有效的正規治療;媽媽們不會因爲聽信新聞裏關於疫苗的不實信息,而將孩子暴露於更大的疾患風險中……希望這篇小文能夠盡綿薄之力,讓我們和我們愛的人都少受一點謠言的困擾,讓可靠的醫學健康信息離我們更近一點。



本文首發於公衆號“科普不燒腦”。轉載請聯繫作者。非授權轉載將依法追究責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