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小小的世界》:生活的出口,不是愛情

戀愛,在你的生活中佔比多少呢?

最近,不安份的腦袋又一直不停地思考這個問題,觸發思維是一本書——《小小的世界》,這是美國作家克里斯蒂娜﹒貝克﹒克蘭寫的第七本小說。

“克里斯蒂娜﹒貝克﹒克蘭”這個名字,你可能有點陌生,但是隻要提《孤兒列車》,相信很多人就知道了。是的,兩本書的作者是同一個人。

年少時,戀愛對於我而言就像香港女子組合Twins唱的一首粵語歌《戀愛大過天》。

但是,當時光一寸一寸地消逝,當經歷的事一件一件地增加,我才逐漸地意識,或許不是這麼回事。

《小小的世界》的創作靈感來自美國新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懷斯的作品《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心細的讀者發現了這點:克里斯蒂娜,是《小小的世界》的作者,也是懷斯作品中女主的名字,還是《小小的世界》女主的名字。

《小小的世界》以1939年爲分界線,一條線是作者順着沿着時間前進的步伐寫下了克里斯蒂娜的老年生活,另一條線則是回溯了克里斯蒂娜童年到青年的生活,順敘與倒敘並用,現在與過去並行,耳目一新的寫法,還不錯的閱讀體驗。

珍珠鸚鵡螺

克里斯蒂娜犯有先天性疾病,走路一瘸一拐,稍微分神就會摔在地上。

小時候,父親帶她去較遠的地方看醫生,希望治好她的腿,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懼於醫生的嚴肅與身體內骨頭的疼痛,克里斯蒂娜臨陣逃脫了。

當時,母親跟她說,這是你的人生。

腿腳不好的人,當然走不遠了。幸好,克里斯蒂娜有一位流浪癖的外婆,出過海,見過世上許多有趣的事物。

有一天,外婆拿出最珍惜的貝殼——珍珠鸚鵡螺放到克里斯蒂娜的手裏。外婆說,你可以在生來具有的軀殼裏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但總有一天,那個軀殼將不再適用。

年幼的克里斯蒂娜問:“可如果那個軀殼雖小,你還是想住在裏面呢?”

請記住,外婆是這樣回答:“我覺得吧,你要麼拿出勇氣,找一個新家,要麼就能住在破碎的軀殼裏。”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都會遇到克里斯蒂娜的問題:總會有那麼一天,我們得離開父母尋找自己的新家,尤其是女孩子。

只是,對於十二歲的克里斯蒂娜來說,擺在她面前、最爲急迫的問題並不是房子,而是學業。

學校的老師希望克里斯蒂娜繼續讀書,回來接替她的教捧。

外婆說,教師是體面的工作。

克里斯蒂娜喜歡讀書,敏捷的思維彌補了形體上的不便,她當然希望獲得繼續求學的機會了。

只是,如果克里斯蒂娜去教書了,那麼奧爾森田莊裏的洗衣、做飯、餵養牲畜、農作物的收割等農活,誰來做呢?

毫無疑問,克里斯蒂娜是奧爾森田莊裏的好幫手,父親讓她輟學了。

這是克里斯蒂娜第一次飛向外面世界的機會,可惜她還沒有展開翅膀就被父親折斷了。

貝雕

對於絕大多數的女孩子來說,離開家的正當理由,要麼工作,要麼愛情。

對於農家女孩的克里斯蒂娜來說,只剩下愛情帶她去外面的世界了。

他叫沃爾頓,每年從波士頓來到庫辛鎮避暑度夏,秋天一到,他就前往哈佛大學上學了。

第一年,沃爾頓打心底裏佩服克里斯蒂娜操持家務活的動手能力,他們一起出海、談論詩歌,就像所有初次墜入愛河的少男少女一樣,第一次拉手,第一次接吻,第一次發自內心地說:“你一直都在這裏,等待着被挖掘。”

夏季結束,沃爾頓就返回城裏上學,克里斯蒂娜每天都在等他的信,她的心情是這樣——“我感覺自己被關在一間牢房裏,每天等着被釋放。我緊張地聽着握有鑰匙的那個男人有沒有來,搞得自己像一根緊繃的弦。”

初戀,其實非常鬧心。


第二年,沃爾頓帶來他親手種的香豌豆送給克里斯蒂娜,滿心歡喜。不過,沃爾頓還是建議克里斯蒂娜去波士頓看病,可以住在朋友家。克里斯蒂娜心底有點失望:她期望着沃爾頓可以提出私人的邀請,比如去他家。可是,她一聽沃爾頓說看醫生是因爲“我只是想要你得到最好的”就轉憂爲喜了。

第四年,沃爾頓送給克里斯蒂娜一個貝雕,她心裏還是有點失望,她把貝雕放在貝殼屋的壁爐架上,看起來格格不入,就像是花園中的一朵假花。看到這裏,作者已經在暗示:沃爾頓的感情是虛假的。

這個夏天,克里斯蒂娜依舊沒有等到陷入愛河中的戀人本應許下的承諾。與此相反,沃爾頓說起他的父母希望他找“有學問”“出身好”的女孩子爲妻,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

既然這樣說了,沃爾頓應該理智地和克里斯蒂娜分手。可是,他如往常地說了甜言蜜語,手伸向了克里斯蒂娜的身體。

明眼人都看得出:沃爾頓對克里斯蒂娜的感情並不像他嘴上說的深。

克里斯蒂娜有所預感,可她不敢誠實地面對自己。她感覺“自己就像曼密那個鸚鵡螺中的軟體動物,長得太大了,不能繼續住在殼裏”。生活中,有些女孩子跟克里斯蒂娜一樣,結婚並不是因爲愛情,而是要逃離原生家庭或者覺得自己需要一個新家。

克里斯蒂娜,失戀了。

沃爾頓沒有任何隻言片語,只是不再寫信了。至於他結婚的消息,還是克里斯蒂娜的閨蜜說的。

《克里斯蒂娜的世界》

失戀後,克里斯蒂娜封閉了自己,就像她自己說“我把魚竿收起來了”。往後的日子,父母相繼過世,認識的女同學結婚生娃,侄子侄女相繼地出生了,世界打完了一戰,又打了二戰。克里斯蒂娜的豆蔻年華變成了知天命之年了。

如果生活一直這樣下去,克里斯蒂娜也就是另一個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我給世界寫信,世界從未回過我的信。

不得不說,貝琪和安迪的出現改變了她的餘生。

貝琪熱情體貼,安迪有着藝術家的靈魂和鷹一樣的眼睛,他看透了克里斯蒂娜生活的核心:對抗他人的同情,以此獲得尊嚴和冷漠的生活。至於那段無疾而終的愛情,安迪問她:“那個人聽起來挺無趣的,還那麼傳統。你到底看上他什麼了?”

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人跟克里斯蒂娜如實地談論起這件事,她也從來不說。可是,既然安迪問了,克里斯蒂娜就得想想:吸引灰姑娘究竟是王子,還是逃離的機會?我對沃爾頓的癡迷,多大程度是自己獲得拯救的幻想,多大程度是自己想要被愛的渴望呢?

當初戀的聖殿轟然倒塌時,克里斯蒂娜才正視她得到的愛:弟弟艾爾從小到大一直陪着她,閨蜜們一直溫暖着她。

克里斯蒂娜,並不缺愛,是她將自己一直囚在往事裏,是她將自己的心包裹在一層冰裏,是她將生活的出口一一地堵死了。

生活有許多的出口,但從來不是愛情,而是自我成長。蛇要蛻退舊皮才能長大,螃蟹要掙脫舊殼才能長得更好,龍蝦要脫去舊殼才能長得更雄壯。

其實,人也一樣!

原創文:靈林玖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