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張愛玲很聰明,一點也不比林徽因差

或許是幼稚的心理作怪,我總會在網上看到有些人把林徽因和張愛玲放在一起比較。

說實在,林徽因出生於了1904年,張愛玲出生於1920年,兩個人相差十六歲。按照現在“三歲一個代溝”的說法,她們兩人有5.3個代溝,有啥好比較。

有趣的是,林徽因和張愛玲比下來的結果基本上一致:林徽因嫁了好老公,人生贏家

做人不能這麼狹隘,既然要比就要全面一些嘛。

顏值

林徽因長相清秀、靈動,有大家閨秀之範。

林家有女初長成時,在北京就有好多人家的公子喜歡林徽因了。到美國留學,雖然她已和樑思成訂婚,但是大學中仍有不少的追求者。她的追求者最著名有三位:樑思成、徐志摩和金嶽霖。

讀大學時,我的一位男同學看到張愛玲的照片,嘴裏叫嚷着:“這個女人是誰呀?真醜!”這裏說明一下:我的這位同學基本不課外書,要看只看玄幻類小說。對於張愛玲的顏值,他只是出於動物雄性本能的審美下的結論。

論顏值,林徽因勝。

家庭背景

林徽因祖籍福建閩侯,爺爺林孝恂是前清翰林,父親林長民曾擔任過民國時期北京政府的司法總長。

張愛玲祖籍河北省,爺爺張佩綸登進士第,曾在翰林院工作過。她的父親張廷重是個紈絝子弟,抽菸片,納妾,花銷無度。

在新舊社會更替的社會,林徽因的家代表着現代社會的新生力量,張愛玲則是滿清遺少,代表着舊社會的家庭秩序。因此,張愛玲在小說裏寫到滿清遺少的世界時,她說時鐘都比外面慢,一種停滯的狀態。

論家庭背景,張愛玲被爹坑了,輸。

學歷

林徽因大學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又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了半年的舞臺設計。按學歷來說,林徽因就是世界名校本科畢業。

張愛玲的運氣比較差,學習的費用全部仰賴母親的付出,不像林徽因有父親和公公梁啓超物質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引導和鼓勵。

張愛玲高中畢業收到了英國倫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因戰事改入香港大學。按照現在的世界名校排名,英國倫敦大學第十名,賓夕法尼亞大學第十九名,張愛玲勝。

但是,張愛玲運氣不好啊,她在香港大學最後一年,戰爭又開始了,她連畢業證書都沒有拿到,只能算肄業。

論學歷,林徽因勝。但是,論考試能力,張愛玲勝。

工作成就

張愛玲的主要身份是小說家和編劇。

上世紀四十年代,張愛玲的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在雜誌剛一發表,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當時有個說法,小說界有“南張北梅”,也就是說張愛玲是南方地區小說水平的代表人物。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大陸又興起了一股追張愛玲的狂潮。

2005年夏志清寫的《中國小說現代史》在中國大陸出版,文學界又興起研究張愛玲寫法的熱潮。

2007年,李安翻拍了張愛玲的同名小說《色戒》,引起很大的爭議和討論。

2012年,張愛玲的遺作《小團圓》出版,一時洛陽紙貴,又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討論。


直到如今,每十個年輕人裏面就有一個人讀過張愛玲的小說。當代作家裏受到張愛玲小說影響的人難以統計,文藝界有專門研究張愛玲生平及其作品,就是所謂的“張學”

套句現在的俗話,張愛玲是作品比人紅,林徽因是人比作品紅。

林徽因的主要身份是建築師、詩人和作家。

作爲建築師,林徽因最大的成是設計了現八寶山革命公墓主體建築格局,參與了國徽的設計。其他的工作主要是協助樑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和《中國建築史圖錄》,組建東北大學(現吉林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建築系。

身爲作家,林徽因是“新月派”的主要成員,代表作有《你是人間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等。

中國現代文學史,一定繞不開的人物是張愛玲,但也會提及林徽因的文學成就。

私認爲,林徽因的工作富有開拓性,但是論影響力,張愛玲勝出些許。

至於林徽因和張愛玲的配偶,怎麼比?林徽因一生的伴侶就是樑思成一人,張愛玲和胡蘭成離婚後,愛過桑弧,再嫁賴雅。婚姻這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不好說誰更幸福。

如果顏值、家庭背景、學歷和工作成就四項進行比較,明顯地張愛玲輸啊,但是有一樣張愛玲肯定贏:張愛玲活了七十五年,比林徽因活得長啊。

你們大約也發現了,這些比較是相當無聊,我們比了一圈下來也不見有收穫,相當沒意思。

我能理解,人們提起林徽因,就像網紅PAPI醬說的“一個集才華和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可是,不太客氣地說,只有少數的人關注林徽因的文學成就和建築學的貢獻,更多人關注是她的個人感情生活。

可以說,林徽因代表着中國傳統上的圓滿:美貌、家庭圓滿和工作上有一翻成就。這是大多數人追求的理想狀態,也是林徽因自己努力的成果,當然值得敬佩了。

只是,拿着林徽因的好比張愛玲的不好,這就有問題了。

我們人類的思維發展至今,我們已不再簡單地認爲單個因素影響人的一生了。因此,我們不能僅憑張愛玲的婚姻坎坷就斷言,她輸給了林徽因。事實究竟是什麼樣,說實在,我們無法清楚。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也就是說,林徽因的好,張愛玲的不好。對於我們來說,閱讀她們的優秀作品,吸取她們的人生中的教訓纔是正道。

這,大約就是讀書的意義所在。

原創文:靈林玖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