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家境而感到自卑,怎麼辦?

問:一個人自身不錯,但因爲家境,即使不會有什麼感受,但常常因此而在別人面前自卑,是怎麼回事?

答:我們通過分析這個問題的語言,來尋找問題的答案。

“一個人自身不錯”,這是一個大概上對自己的認可,認可的話,基本就不會自卑。

“但因爲家境”,我們常常是在但是後面做文章,說出自己的心理話。這裏提出了家境這個因素,說明在提問者的觀念裏,家境可能有問題,起碼是讓他感覺到了,否則他不會把它提出來。就像眼裏有沙子或鞋裏有沙子,他是能感覺到的。他的家境有什麼問題呢?提問者沒說。從普世化觀念來看,人們多因爲以下這些家境原因感到自卑或不舒服,比如,貧窮、來自農村、家庭中有暴力、離異家庭、或家中有犯罪人員等。

“即使不會有什麼感受”這是對問題的遮掩,因爲下一句“但”字後面馬上就說出了與此矛盾的心理,“但常常因此而在別人面前自卑”。自卑就是一種感受。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提問者是因家境問題而自卑。具體問題他沒說,但我們可以給出一個大致的調整思路與方向。

感覺自身不錯,或者感覺家境不好,這些都是主觀看法與認識,就是一些標準與評判。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間上,我們有太多的二元評判了,比如,好壞、對錯、高低、多少、美醜、大小等等。以家境爲例,我們認爲,家庭完整是好的,離婚是不好的;有錢是好的,貧窮是不好的;城市是有文化、高大尚的,農村是貧窮落後沒文化的;家庭裏有犯罪人員或殘疾者是不好的……等等。我們在這樣的文化里長大,深深地吸收並相信了這些觀念,這些觀念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它便控制了我們,一旦我們的外境與我們認可的好的情形不同,我們便會感覺自卑、難過或痛苦。

但實際上,我們所信奉的這些二元觀念完全不是真理。宇宙沒有規定說貧窮不好、離婚不好。《道德經》裏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又說,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兩事有兩端,但卻不是說一個好,一個不好。

所以,要想去掉因家境而形成的自卑,首先必須看到自己因家境的什麼而自卑。看到自己頭腦中那個觀念,然後質疑它的正確性。當然,觀念不是很容易就能消融或改變的,但我們一定要時時用覺知之光去照亮它。然後,多在現實世界裏,比如花草樹木等方面,去看到其實萬物沒有任何標準生活。標準是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在文化裏形成的頭腦觀念。這些觀念或說標準本來是虛妄不實的,但我們卻常常拿它當尺度,不由自主地去比較。一旦達不到我們認爲的好標準,我們便會自卑與痛苦。所以,要看到自己有標準、有評判、有比較,慢慢地學着去掉這些觀念與標準,把所有的生活都看成是一種人生體驗,比如,家境貧窮是一種體驗,富有是一種體驗;離異家庭是一種體驗,完整家庭是一種體驗。它們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不同的體驗而已。

當我們接納自己的家境,以及全部面向時,我們便不會因此而自卑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