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習上老是給自己壓力怎麼辦?

問:孩子在學習上老是給自己壓力怎麼辦?

詳情:女兒從小學到初中一直都是班級第一名,七年級班級第一!年級24個班第四名。從七年級開始老是擔心別人超過她,一到接近考試的時候就出現煩躁的心情,愛發脾氣,看什麼都不順!勸她好多次,不要求她拿第一名,可她自己放不下!真擔心這樣下去以後在心理和身體上出問題!也看過心理醫生,吃藥的時候好點,一停藥就不行了。

答:孩子學習一直名列前茅,可能她已經適應了這種優秀感,優越感,以及給家長帶來的榮耀感,還有被家長讚揚的滿足感。總之都是一種被認可,被接納,被愛的感覺。

但可能也形成了一種完美感,追求完美的感覺。想一直處在那個高高在上的優秀、優越的位置上,被人肯定,被人讚揚。

在提問中,家長雖然說對孩子沒有過高的要求,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默許了孩子這種追求完美的、一直名列前茅的感覺。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也是非常愛父母的,他們願意讓父母高興,讓父母以自己爲榮、爲驕傲,孩子知道自己一旦考得不好,父母會失望,他們害怕父母不開心,更害怕父母因此而不愛她。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採用如下方法調整:

第一,幫助孩子分析,如果考不到前幾名,如果不能名列前茅,會出現什麼後果?對於孩子說出來的答案,再往下問,打破砂鍋問到底,挖掘一下孩子內心裏到底真正怕的是什麼。一般孩子最終都是怕失去自我,怕失去家長的愛,或者重要他人的愛,害怕失去別人的認可,那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完全接納的對孩子說,寶貝,無論你考得怎麼樣,無論你學習好不好,我們都愛你,永遠無條件的愛你,讓孩子把心放到肚子裏。

第二,甚至可以允許孩子有一次不去參加考試,或者考得不好,來看一看她所擔心的事情都不會發生,父母依然無條件的愛她。

第三,多帶孩子去戶外走走,爬山,賞花,散步,觀察自然界美好的景色。拓寬孩子的心理空間,讓她知道,除了學習,人生還有其他更美好的方面,學習只是體驗人生的一個過程和方面,而不是全部。

第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她在學習疲累的時候,煩躁的時候,有一個讓自己身心放鬆,享受,安放心靈的地方。

第五,帶孩子去玩一些遊戲,甚至一些驚險刺激的遊戲,告訴孩子說,我們來地球上就是來玩兒的,人生可以輕鬆喜樂一點,人生沒有目的,就在於過程。

第六,多用自然界的景象來告訴孩子,人生一定有波峯波谷,起起落落,日升日落,白天黑夜,高低起伏,一個人不可能永遠站在浪尖上,那不符合自然規律和宇宙智慧,比如,可以帶孩子去大海邊看浪花的起落,看自然界的陰晴雨雪。

第七,給孩子看一些名人傳記,基本上大多數的名人一生都是坎坷起伏的,絕對不會是順順利利的,這纔是真正的人生以及成就大事的人。經歷過挫折的人,從挫折中走出來,站起來,纔會有了真正的抗擊打能力,這纔是真正的強者。

第八,讓孩子多參加運動,激活身體的能量。

第九,實在不行,再配合上心理諮詢,持續的心理諮詢。但儘量不用藥,青少年人格還沒有徹底形成,可塑性還很強,她自身就有向着良善方面發展的本能。儘量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兒,說她是什麼焦慮症啊,諸如此類的,她頂多就是有焦慮的表現,這些都是可以調整好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