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職場的幸福之路(二)——持續打造職場幸福力

前面我們分析了職場幸福感包括4個方面的要素,接下來我們就要根據這4個方面來打造我們每個人混跡於職場並獲得幸福感的屠龍寶刀。

第一種能力:在工作中全神貫注獲得心流體驗。

全神貫注地投入工作是帶來強烈職業幸福感的關鍵因素,具有不同凡響的魔力。

當老師後,我經常有受邀外出講座的機會,不論多忙,每次要呈現的講座標準絕對不能降,多年來樹起的金字招牌正是在一次次精益求精中被打磨得閃閃發光,也被更多的人知道。

每次有講座我都會在頭一天晩上很早就睡以確保第二能早起且精神飽滿。有一次整個人忙到要飛起來,明顯感到時間不夠用。

於是頭天晩上奮戰到凌晨12點,中間休息四小時,凌晨4點準時起來繼續準備,5點一絲不苟地化妝穿戴,6點直奔講座現場。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持續、快速、高強度的透支後,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上都急需強體健腦的神器,否則講座時會沒骨沒腦,站不挺也說不利落。

在這種狀態下,我的習慣是喝杯濃咖啡延長待機時間。可偏偏那次忙到連咖啡都忘了喝。少了喝咖啡助力的我,心理上擔心,生理上不適,接下來該怎麼辦?無暇多想,已站上了臺。一旦戰役打響,唯有全然投入纔有贏的可能。

沒有咖啡因的提神,只有專注時的入神,近兩個小時的講座收放自如。只睡了四個小時的大腦飛速運轉,早飯都沒怎麼吃的嘴巴妙語連珠,面部表情肢體動作更是配合到位,現場幾次被臺下的掌聲打斷。

結束後整個人不僅沒有一點疲勞的跡象,還從出彩的表現中獲得了強烈持久的愉悅感、成就感、幸福感。我的這種狀態就是心流狀態。

心流產生的核心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種精神能量,受人們控制但又難以控制。在工作中,人們會被各種事情干擾,情緒受到影響,內心失序,難以集中注意力,這時就出現了精神熵。熵,是物理學中的術語,指體系混亂程度。

精神熵是內心失序的一種現象,失序後人們需要耗費更多心力,付出更多心理努力,才能重建內心平衡。

那麼如何減少精神熵建立內在秩序,進入心流狀態呢?


point1: 目標是進入心流的起點

有目標的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進入心流狀態。

沒有目標的人淪爲時間的木偶,身上被無數條看不見的時間線東拉西扯着,不知道該幹什麼,不知道要去哪裏,甚至找不到自我。

那麼,目標是什麼?

很多人在職場上雄心勃勃,想着要升職加薪,走向職場巔峯。

這樣的想法很好,但是不是目標呢?不一定。如果只停留在想法層面,那還是洗洗睡吧,這樣的人沒做錯什麼,錯在什麼都沒做。

真正的目標往往始於想法,陷於做法

必須將目標拆分諸如:爲了達成目標,你有什麼?你缺什麼?你的核心資源是什麼?有哪些短板有待補齊?有哪些劣勢需要克服?

只有經過這樣的拆分,目標才變得切實可行的。

具體目標管理的方法大家應該之前都有所接觸,比如目標的可操作性、可執行性、可拆分性等等。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我們想獲得更多職場幸福感,應該進一步把目標分爲外求目標和自成目標。

什麼是外求目標?什麼是自成目標?

舉個例子:如果工作中,你是爲了成功、獲得他人的讚賞,那是外求目標。

如果在工作中,你享受每一次問題解決之後的喜悅,享受自我成長的快樂,那就是自成目標了。

自成目標突出的特點是:做事不追求未來回報,做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回報。

工作中科學的目標體系,不是純粹的自成目標或外求目標,而是要將兩種目標結合起來併合理配比。

什麼樣的目標配比會在工作中給我們帶來長久的幸福感呢?簡單來說,弱化外求目標,強化自成目標,這樣更容易獲得職場幸福感。

這是因爲,一個人在進行自成目標的活動中,會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行動本身,而不是關注行動的結果,沉浸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感受到強烈的幸福感。


point2: 注意力做減法,只投注到長半衰期的事上。

判斷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有兩個標準:第一是做這件事在當下能帶來多少價值,這個價值用收益值表示。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層面的,也可以是身體、物質層面的。

第二就是這項收益的半衰期,收益值隨着時間衰減的速度稱之爲“半衰期”。

刷屏、打遊戲,追求即時愉悅,往往過程很快樂,但這種快樂消退得很快,最重要的對我們的未來沒有積極影響,這類事屬於短半衰期。

工作、讀書、鍛鍊這類事剛開始看不到它的作用,從開始到結束需要持續積累,並且在過程中往往需要努力克服困難,需要流汗付出,這種體驗在當時並不見得美好、愉悅,甚至是痛苦難熬的,但結果卻回報豐厚,能給人帶來持續幸福感,屬於長半衰期。

在職場選擇做長半衰期的事,能給我們帶來更長久更強烈的幸福感。

當然並不是說就不能刷手機,不能打遊戲了,完全不幹那些享樂的事。這些都可以有,但不能被多巴胺綁架,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幹什麼,能夠主動選擇,當我想停的時候可以停,該繼續的時候可以繼續,收放自如。

在職場上,我們明明知道半衰期長的事纔是值得做的事,但人的好逸惡勞和急功近利的劣根性,使我們寧願選擇短半衰期,即刻滿足的事,也不願選擇長半衰期,影響深遠的事。

比如,我們寧願對辦公桌上一堆堆等着處理工作視而不見,也不願錯過任何一次辦公室的閒聊;

我們寧願重複着簡單工作,也不願嘗試有挑戰性、創造性的任務,即使會因此擁有更廣闊的前景;

我們寧願在慣性驅使下、惰性誘惑下邊拖延、邊刷屏、邊低效地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也不願立即行動,高效逆襲。

結果是,職場上絕大多數人一邊學習各種職場攻略,一邊抱怨爲什麼知道那麼多道理就是幹不好;一邊拈輕怕重只圖眼前舒服,一邊又奢望收穫未來。

在職場中要想真正獲得幸福感,一定要管住你禁不住誘惑的大腦,管住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管住你什麼都想聊兩句的嘴巴,用未來收益換眼前即時快樂,逼自己克服人性中的劣根性,把時間花在半衰期長的事情上、做有難度的事、做有含金量的事。

鍥而不捨做有價值的事,一天一天看上去會很難,但一年一年過起來會更容易,這纔是最有價值的職場策略,纔是我們由職場小白華麗蛻變爲職場達人提升職場幸福感的不二法門。


point 3:走出舒適區,不要停止成長

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感受,進入某一行業時間一長,大致是十年左右,熟悉的工作、穩定的收入,又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容易讓我們裹足不前,癱在職業舒適區內。

舒適區是讓人有安全感和掌控感的心理區域。

在舒適區裏壓力不大,焦慮可控,舒服放鬆,這種感覺就好像冬天早晨的被窩,累了一天之後的沙發,吃得停不下來的垃圾食品,讓人眷戀,不願離去。

長期停留自己的職業舒適區內,不僅少了應有衝勁和激情,少了改變和成長,而且還會有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內卷化”,就像我們平常吃的捲心菜一樣,只向內生長,不向外發展,這樣的職業狀態讓我們離職業幸福感越來越遠,卻離被職業拋棄的那一天越來越近。

所以在職場上放下你的懶惰、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怯懦,勇敢走出自己的職場舒適區,你會發現自己比想象中更優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