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职场的幸福之路(二)——持续打造职场幸福力

前面我们分析了职场幸福感包括4个方面的要素,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这4个方面来打造我们每个人混迹于职场并获得幸福感的屠龙宝刀。

第一种能力:在工作中全神贯注获得心流体验。

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是带来强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具有不同凡响的魔力。

当老师后,我经常有受邀外出讲座的机会,不论多忙,每次要呈现的讲座标准绝对不能降,多年来树起的金字招牌正是在一次次精益求精中被打磨得闪闪发光,也被更多的人知道。

每次有讲座我都会在头一天晩上很早就睡以确保第二能早起且精神饱满。有一次整个人忙到要飞起来,明显感到时间不够用。

于是头天晩上奋战到凌晨12点,中间休息四小时,凌晨4点准时起来继续准备,5点一丝不苟地化妆穿戴,6点直奔讲座现场。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持续、快速、高强度的透支后,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急需强体健脑的神器,否则讲座时会没骨没脑,站不挺也说不利落。

在这种状态下,我的习惯是喝杯浓咖啡延长待机时间。可偏偏那次忙到连咖啡都忘了喝。少了喝咖啡助力的我,心理上担心,生理上不适,接下来该怎么办?无暇多想,已站上了台。一旦战役打响,唯有全然投入才有赢的可能。

没有咖啡因的提神,只有专注时的入神,近两个小时的讲座收放自如。只睡了四个小时的大脑飞速运转,早饭都没怎么吃的嘴巴妙语连珠,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更是配合到位,现场几次被台下的掌声打断。

结束后整个人不仅没有一点疲劳的迹象,还从出彩的表现中获得了强烈持久的愉悦感、成就感、幸福感。我的这种状态就是心流状态。

心流产生的核心是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一种精神能量,受人们控制但又难以控制。在工作中,人们会被各种事情干扰,情绪受到影响,内心失序,难以集中注意力,这时就出现了精神熵。熵,是物理学中的术语,指体系混乱程度。

精神熵是内心失序的一种现象,失序后人们需要耗费更多心力,付出更多心理努力,才能重建内心平衡。

那么如何减少精神熵建立内在秩序,进入心流状态呢?


point1: 目标是进入心流的起点

有目标的人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进入心流状态。

没有目标的人沦为时间的木偶,身上被无数条看不见的时间线东拉西扯着,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要去哪里,甚至找不到自我。

那么,目标是什么?

很多人在职场上雄心勃勃,想着要升职加薪,走向职场巅峰。

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是不是目标呢?不一定。如果只停留在想法层面,那还是洗洗睡吧,这样的人没做错什么,错在什么都没做。

真正的目标往往始于想法,陷于做法

必须将目标拆分诸如:为了达成目标,你有什么?你缺什么?你的核心资源是什么?有哪些短板有待补齐?有哪些劣势需要克服?

只有经过这样的拆分,目标才变得切实可行的。

具体目标管理的方法大家应该之前都有所接触,比如目标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可拆分性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我们想获得更多职场幸福感,应该进一步把目标分为外求目标和自成目标。

什么是外求目标?什么是自成目标?

举个例子:如果工作中,你是为了成功、获得他人的赞赏,那是外求目标。

如果在工作中,你享受每一次问题解决之后的喜悦,享受自我成长的快乐,那就是自成目标了。

自成目标突出的特点是:做事不追求未来回报,做事情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

工作中科学的目标体系,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或外求目标,而是要将两种目标结合起来并合理配比。

什么样的目标配比会在工作中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幸福感呢?简单来说,弱化外求目标,强化自成目标,这样更容易获得职场幸福感。

这是因为,一个人在进行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会把全部注意力投入到行动本身,而不是关注行动的结果,沉浸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感受到强烈的幸福感。


point2: 注意力做减法,只投注到长半衰期的事上。

判断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做这件事在当下能带来多少价值,这个价值用收益值表示。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

第二就是这项收益的半衰期,收益值随着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半衰期”。

刷屏、打游戏,追求即时愉悦,往往过程很快乐,但这种快乐消退得很快,最重要的对我们的未来没有积极影响,这类事属于短半衰期。

工作、读书、锻炼这类事刚开始看不到它的作用,从开始到结束需要持续积累,并且在过程中往往需要努力克服困难,需要流汗付出,这种体验在当时并不见得美好、愉悦,甚至是痛苦难熬的,但结果却回报丰厚,能给人带来持续幸福感,属于长半衰期。

在职场选择做长半衰期的事,能给我们带来更长久更强烈的幸福感。

当然并不是说就不能刷手机,不能打游戏了,完全不干那些享乐的事。这些都可以有,但不能被多巴胺绑架,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干什么,能够主动选择,当我想停的时候可以停,该继续的时候可以继续,收放自如。

在职场上,我们明明知道半衰期长的事才是值得做的事,但人的好逸恶劳和急功近利的劣根性,使我们宁愿选择短半衰期,即刻满足的事,也不愿选择长半衰期,影响深远的事。

比如,我们宁愿对办公桌上一堆堆等着处理工作视而不见,也不愿错过任何一次办公室的闲聊;

我们宁愿重复着简单工作,也不愿尝试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即使会因此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我们宁愿在惯性驱使下、惰性诱惑下边拖延、边刷屏、边低效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不愿立即行动,高效逆袭。

结果是,职场上绝大多数人一边学习各种职场攻略,一边抱怨为什么知道那么多道理就是干不好;一边拈轻怕重只图眼前舒服,一边又奢望收获未来。

在职场中要想真正获得幸福感,一定要管住你禁不住诱惑的大脑,管住你容易被任何事物吸引的眼睛,管住你什么都想聊两句的嘴巴,用未来收益换眼前即时快乐,逼自己克服人性中的劣根性,把时间花在半衰期长的事情上、做有难度的事、做有含金量的事。

锲而不舍做有价值的事,一天一天看上去会很难,但一年一年过起来会更容易,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职场策略,才是我们由职场小白华丽蜕变为职场达人提升职场幸福感的不二法门。


point 3:走出舒适区,不要停止成长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进入某一行业时间一长,大致是十年左右,熟悉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又有了小小的成就感,容易让我们裹足不前,瘫在职业舒适区内。

舒适区是让人有安全感和掌控感的心理区域。

在舒适区里压力不大,焦虑可控,舒服放松,这种感觉就好像冬天早晨的被窝,累了一天之后的沙发,吃得停不下来的垃圾食品,让人眷恋,不愿离去。

长期停留自己的职业舒适区内,不仅少了应有冲劲和激情,少了改变和成长,而且还会有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内卷化”,就像我们平常吃的卷心菜一样,只向内生长,不向外发展,这样的职业状态让我们离职业幸福感越来越远,却离被职业抛弃的那一天越来越近。

所以在职场上放下你的懒惰、放下你的浮躁,放下你怯懦,勇敢走出自己的职场舒适区,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优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