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佳作|《小文65》:这本书里藏着马未都的人生哲学

文|驿路奇奇

读一本书,有人喜欢直奔主题,有人喜欢先大致浏览,边梳理结构边仔细品读。无论哪一种方式,都绕不过去置于书最前页的“序”。“读书理应先读序,可以事半功倍,品味书中奥秘,当从序始”。

这话虽出自马未都之口,但我深以为意,一篇好的序,对一本书的作用无异于提纲挈领、管中窥豹,可以帮助你领悟书中的精髓。因着这份对“序”的情愫,偶然看到这本《小文65》,得知它是马未都15年来为自己、为他人认真写下的“序”的合集时,自然充满好奇,果断入手一本一看究竟。

马未都何许人也?多数人知道他,大概始于收藏。就连我这个对古玩收藏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也知道他是收藏界的翘楚,时常出现在鉴宝类节目和相关讲坛类节目中。后来听先生说,马老先生是在军区大院长大的,猜想其优渥的生长环境对研究收藏大概有所助益,也并未深究下去。看这本书的自序时,才知起初他是做编辑出身,玩收藏其实是半路出家,陡然生出些钦佩。

浏览全书,看他写过的序,不仅仅涉猎“收藏”,“文化”“杂谈”无所不包,可谓应有尽有,好似看一场展览。细读之下,再去梳理,方明了其中关联:这场“展览”的主线是马老先生,是他走过的路,看过的书,遇过的人,是他的处世之道。

一方面有其独特的思索,另一方面也能体会到严谨的治学态度,勤于钻研的精神。拮取部分例证已能人体会深刻:

“收藏本是个人与千军万马作战,不死已是英雄,别奢望再不负伤。负伤对一个明智的收藏者不是耻辱,而是一种光荣。”

此言一出,大开大合,大气磅礴。是历练之后的肺腑之言,让人明白何谓“终身的乐趣”,一旦事业成为乐趣,苦亦是甜

“作为我们的国粹——景泰蓝的历史证物少之又少,多少年来也不见墓葬里有出土,甚至连景泰蓝究竟出自元朝还是明朝都搞不清楚。这样一件奢华的艺术品在中国近古史上少有记载,如果有也都是只言片语,语焉不详。中古及远古史上就更不见任何文字记载,显然景泰蓝这门工艺从异域而来。”

短短三句话,有考证,有推理,颇能让人信服。即使是对工艺不感兴趣的人,借此长长知识也是好的。

“其实短长都罢,关键是要活得明白。”

活得明白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有关这本书的种种,无处不体现着马老先生活得明白:

他写序,从来不刻意掉书袋,一定要把书看懂,把事琢磨清楚再下笔,寥寥数笔已见境地

为朋友写序他义不容辞,陌生人找他写序,他一律要在看过之后再决定是否应承,绝对的对读者负责。而一旦答应,他就会认真对待,即便是大家不熟悉的新人,只要作品足够好,他也会不遗余力地推荐。

自称收藏不是他的主业,只是爱好,却一丝不苟,认真研究,创办了颇具影响力的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后来还发展了义务讲解员——卡通形象的观复猫,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去参观。把爱好做成了美好的样子,让自己更加热爱生活

而每一篇题目旁印制的二维码,则可以扫描出每一本马老先生的亲身讲述小视频,让读者借此了解其作序的书背后的故事,在延展书籍内容的同时,感受他的亲和力豁达的人生态度

观自己,观万物,观人生,层层深入,方能领悟真谛。一本小书,书名朴实,其内在的丰富,却足以透过字里行间,透过反复呈现的某些观念,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立体人。他温和而有力,幽默而不失智慧,最重要的是:在触摸生活万象中,他明白了活着的意义,认真的态度,内心的热爱,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这便是属于马未都的人生哲学

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位马老先生,是否热爱收藏,我都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小书,它会为你打开一扇门,通往前所未有的丰富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