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項目實施思維30講—1、凡事講規則

       信息化的終極使命是什麼?

      信息化的使命是實現組織協同。什麼叫協同呢?協同效應Synergy Effects,簡單地說,就是“1+1>2”的效應。湖畔大學曾鳴教授的說法就是:協同就是互動,就是連接,就是溝通。 

      人類社會大規模的協同會創造了今天繁榮的全球經濟。可以這麼講,人類每一次創造能力的爆發,都是協同技術進化的結果。就拿福特發明流水線作業來說,周所周知,流水線作業將複雜的汽車工藝拆解成流水線作業,將需要工匠以極高超的技能才能完成的事情改造成一個個流水線工人通過協同完成的簡單工作,極大提高了人均的生產效率。再者,今天的繁榮的互聯網經濟也是得益於互聯網——一種更加高效的協同技術的出現。2011年來,移動互聯網爆發,將互聯網經濟下沉至中國廣袤的農村,迎來了新一輪的繁榮。農村的大爺大媽們得以通過拼多多購買紙巾、洗衣粉等。可見,協同對於整個社會的意義非凡。

       那麼信息化如何幫助組織實現協同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個更加本質的問題:人類社會實現協同的基本條件是什麼?或者說,人類社會是通過什麼保證了人與人之間可以通暢地進行連接的。可能有人會認爲是技術,畢竟上文也提到過協同的技術的進步激發了創造力。但是如果追問一層,應該是規則。只有有了清晰的規則,人們才能對即將進行的互動有清晰的預期,才能定分止爭,才能相互信任。可以假設,如果淘寶沒有一套清晰的、嚴格執行的規則,這個平臺根本運行不起來。正因爲每個人都清楚,什麼時候付錢、收到貨之後確認到貨賣家就可以收到錢、可以通過明確的流程進行退貨等等,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才能信任。

        更本質來講,買家和賣家從未相互信任過,他們只是信任淘寶這個平臺。而這個平臺就是一系列的規則。而這些規則得以執行,就有賴於信息化的技術。同理,組織內部、組織直接要想實現協同,也必須凡事講規則。

1、人依賴規則,希望有秩序,因此有了法律,但是自律確實反人類反天性的,人就常常忍不住打破規則,因此有了警察和法院。

2、特別到了今天,人之間的協作規模越來越大,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帶來的結果就是信息的爆炸,而人類天生就擅長處理“大數據這裏的大不僅僅是數據量大,也指維度多。

幸虧計算機恰巧可以在以上兩方面比人做得好,一方面,計算機是最勤奮也是最笨的,永遠不會打破規則;另一方面,計算機天然地擅長處理大數據。因此,信息化可以讓協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凡事講規則。

      信息化立法者的思維框架

       在做企業信息化實施時,首要的任務就是梳理規則,即信息化實施中的需求調研分析,讓一切有法可依,相當於立法的過程。凡事講規則可以說是信息化的特定思維。就連制定規則、更改規則也應該根據規則而爲,只有符合流程,規則才允許被修改。在實施的前期,做需求調研分析時,就應同所以參與的各方約定:一個業務流程的被確認的流程、變更的流程,讓已經被各方認可的業務流程更加穩定,如果到了開發開發階段,業務流程的變更就需要更加謹慎。

      總而言之,信息化系統是組織協同世界中,堅定地、頑固的執行規則的警察和法官,爲了讓規則能夠穩定地、高效地執行,作爲立法者的信息化項目經理人不得不具備一系列思維框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