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項目實施思維30講—2、凡事講邊界

信息化的邊界

2016年,阿法狗戰勝李世石宣告了人類進入人工智能元年,很多人開始擔憂:人類是否很快就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吳軍曾就這個問題進行過解釋,總結了人工智能的邊界:

1. 世界上有很多問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數學問題;

2. 在數學問題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有解的;

3. 在有解的問題中,只有一部分是理想狀態的圖靈機可以解決的;

4. 在後一類的問題中,又只有一部分是今天實際的計算機可以解決的;

5. 而人工智能可以解決的問題,又只是計算機可以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而普通企業能做到的信息化的邊界還在人工智能可以解決的問題的邊界之內。可以從圖中看到,可以通過信息化處理的問題只是企業遇到的問題的一小部分。信息化系統絕不是組織在真實世界的運行情況,在計算機世界的重現,而是經過了層層邊界過濾形成的系統。因此,信息化凡事講邊界,不在邊界內的事情絕不考慮,在邊界內的業務也要符合信息化項目指標的才納入考慮的範疇。在需求調研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需求,每個人都會站在本立場表達自己需求,而信息化考慮的只有邊界內的需求。

使用技術化的語言和工具描述需求

爲了可以明確邊界,必須使用技術化的語言和工具描述需求。比如項目調研過程中常用的流程圖、ER圖,不僅僅是爲了梳理業務,便於行業交流,同時也是爲了將需求從複雜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讓邊界更加清晰。普通人對於描述一個問題,常常會講一個故事、表達一種情緒或者希望,而信息化實施過程中就必須使用明確的量詞,使用精確的語言。因此需求文件如同法律文書般乏味。因爲精確往往意味着枯燥,模糊才能產生詩意。信息化正是爲了將枯燥留給計算機,讓人們有更加多的時間追求詩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