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獨立思考?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aViJrzywwGkGdN6PTtBfJA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叫做:爲什麼我們要獨立思考?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鳳凰前主筆王路寫的,很有意思。他說:

因爲別人告訴我們要獨立思考。

這個回答非常妙,也非常反諷,有一種「第22條軍規」式的黑色幽默:你要證明你是瘋子才能退役;但如果你能證明你是瘋子,你就一定不是瘋子,因爲瘋子不會這樣做。

這個回答顯然很荒誕,但我相信它講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大家都說獨立思考好,但究竟爲什麼要獨立思考呢?不獨立思考又會怎麼樣呢?

我想從反面來聊聊:爲什麼我們會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分割線

不妨做一個小測試:給你兩個詞,「馬」和「狼」,你會分別聯想到什麼?

前者是不是一些比較正面的詞彙,比如駿馬、奔馳、勇敢;後者是不是一些偏負面的詞彙,比如豺狼、兇惡、狼狽爲奸?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這樣告訴我們的:蝴蝶會傳播花粉,所以它是益蟲;麻雀會吃掉莊稼,所以它是害蟲。牛和馬能爲我們提供勞動力,所以它們是善良正義的,是「好」的;豺狼、狐狸會襲擊人類,糟蹋莊稼,所以它們是兇狠狡詐的,是「壞」的。

因此,在各種文學體裁中,這些形象以及它們相關聯的喻義,就這麼固化了下來。

注意上述文字「所以」之後的部分 —— 我們是如何能給這些動物下定義,判定它們是好是壞的?

顯然,是站在人類的立場上去看待。對人類有利的,就是好的;對人類不利的,就是壞的。

但實際上呢?動物根本無所謂「好壞」,這些只不過是它們的自然天性。

用傳播學的話來說,「牛馬能提供勞動力」就是「事實判斷」,「所以牛和馬是好的」就是「價值判斷」。豺狼和狐狸也一樣。「會襲擊家畜」是事實判斷,「所以它們是壞的」則是價值判斷。

熟悉傳播學的朋友,一定知道一條基本原則:對於任何事情,我們要儘量關注事實判斷,而非價值判斷。因爲事實判斷是確鑿的,能夠達成共識;而價值判斷是依賴於視角和立場的,可以有多種解讀。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是相反的: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往往被有意無意地模糊了兩者的侷限,被預設了立場,然後打包、封裝起來,餵給我們。

爲什麼我們會缺乏獨立思考能力?這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爲構成我們思維的信息,從源頭開始就是有偏差的。

我們一直生活在偏見和立場的灌輸之下。

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習慣戴着有色眼鏡去看待事物。

這樣做是不是一定不好呢?當然不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給人貼標籤,用刻板印象去評判別人。比如「東北人性格豪爽」「廣東人什麼都吃」「英國人都是gay」……本質也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這能幫助我們節省認知資源,提高決策和思考的效率。

但要注意:這只是一種走捷徑的取巧方式。如果你一直用這樣的思維去看待事物、作出思考,那多少會顯得有點「頭腦簡單」。

那麼,這會有什麼後果呢?

如同我在 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毀掉的?中所說的:社會永遠呈現金字塔結構。爲了穩定大衆,減少可能發生的麻煩,使社會階層更牢固,讓下層「頭腦簡單」,就是最好的策略。

最好大家都老老實實上班掙錢,累了就用娛樂發泄情緒,掙了錢就通過消費再散出去,每個人都變成機器,只看得到短期利益,想着怎麼掙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生活,沒有精力和時間去思考。

我們越來越依賴於別人告訴我們答案,指引我們方向,告訴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去生活。

所以,如果你問我「獨立思考有什麼用?」我會告訴你:

它沒什麼用。但如果你不想被別人牽着鼻子走,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你就有必要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說了這麼多,如何才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呢?

我把獨立思考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內在」。也就是構成我們內心價值觀、認知框架的質料,亦即我們認知世界的方式。

第二個層次,是「信息」。也就是我們跟外界交互、獲取信息的方式。

第三個層次,是「羣體」。也就是我們的身份認同和社會性。

下面詳述。

  1. 內在層次

我們是如何認知和思考世界的?

本質上,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是先通過觀察,獲得一個個孤立的命題,再通過「邏輯」,將這些命題組合起來,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 這就是一個思考過程。

舉個簡單的例子:

LPhone 10 今天做活動,打 7 折,只要 4200!趕緊去買!

這個思考過程的背後是什麼呢?

1)LPhone 10 原價 6000;

2)LPhone 10 今天做活動,只要4200,能省錢;

3)我喜歡 LPhone 10;

4)省錢對我是有利的;

5)所以,我要趕緊去買。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是觀察到的信息(1和2),有些是我們心中固有的信念(3和4),通過用歸納和演繹法進行組合,從而得出結論(5)。

這個思路很合理,沒有任何問題。

但很多時候,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我們的「信念」,會受到預設立場的影響,從而干擾我們對信息的解讀,導出有偏差的結論。

比如:特朗普大選的時候,偶爾會在推特上發一些驚人之語。對於這些言論,反對派們會認爲「這說明他智力低下、頭腦簡單」;但對於同樣的內容,支持者則會認爲:這是他故意爲之,目的是爲了吸引注意力,爲競選造勢。

爲什麼對同一個內容,雙方會有不同的解讀呢?原因就是,他們內在的「信念」不同,導致對同樣的信息產生不同的理解。

2009 年有過一個相似的實驗:當一名脫口秀主持人用諷刺的語氣模仿共和黨口吻時,民主黨支持者會覺得「他在嘲諷共和黨」,而共和黨支持者會認爲「他在借玩笑表露真實想法」。

這種現象,就稱爲「動機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

我們的推理和思考過程,並不能客觀反映事物本身,而是被我們固有的信念所誤導,得出了「我們想要的結論」。

這是獨立思考的大敵。

那麼,動機性推理的機制是什麼呢?它通常包含三個要素:

1)Emotion Bias:情緒偏見。也就是「預設立場」。

2)Confirmation Bias:證實偏見。

3)Rationalization:合理化。

我們每天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攝入海量信息,而這些信息絕大部分都帶着偏見和立場。於是,它們就會累積在我們的心智中,形成我們「先入爲主」的觀點。

久而久之,大腦就會上當,以爲這些觀點是我們的真實想法 —— 這就是「預設立場」。

在這個前提下,當我們接觸到其他材料時,會怎麼樣呢?我們會更傾向於接受和相信「正面證據」,也就是支持我們固有觀點的證據。

譬如,2008 年大選期間,Orgnet 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那些支持奧巴馬的人,更喜歡購買讚揚奧巴馬的書籍;反之,反對奧巴馬的人,更願意購買指責奧巴馬的書籍。

這就叫做「證實偏見」。它非常自然,無處不在,卻同時也是令我們走上極端的罪魁禍首。

最後,當我們不得已接觸到「反面證據」時,會怎麼做呢?心理學家說:我們會將其「合理化」,用各種理由來解釋它,給它一個合理的原因。

舉個例子:當你用 4200 塊買了 LPhone 10,突然,你一個朋友跑過來對你說,他在別的渠道只用了 3000 塊就買到了,你會是什麼心態?我想,多半會閃過這個念頭 —— 「你買的一定是假貨」吧?

爲什麼會出現動機性推理呢?本質上,是因爲對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的修正。

我們天生希望我們是對的,不希望看到我們錯了。出於這一點,當信念和外在信息出現偏差時,我們會傾向於「曲解」它,來維持我們信念的穩定。這才能讓我們感到安全。

那麼,如何克服動機性推理呢?

就是我強調過多次的:時時刻刻站在自己的對立面,思考:如果我錯了,會怎麼樣?

我把它稱爲「對立思維」。

平時不妨多做做這樣的練習:閱讀、聊天時,看到跟自己牴牾的觀點,先不急着反駁和嘲諷,而是停下來,靜靜思考一下:

我是如何得出這個觀點的?是別人告訴我,還是我自己推理出來的?

如果我錯了,會怎麼樣?

不考慮對錯,對方的觀點,有沒有合理和可取之處?

你會發現,你所篤信的東西,其實很多時候,未必能站得住腳。

你會開始產生懷疑,質疑以前被灌輸的信息,甚至感到無所適從。

不要怕,這就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1. 信息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關乎內心深處,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

第二個層次,則是關乎信息的交互,亦即我們如何接收信息。

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思考下面這句話,有沒有任何問題:

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還很落後,所以我們需要不斷提高在教育上的投入。

看起來很自然,很合理,對不對?

但事實上,前半句是一個客觀現象的描述,我們叫做「事實陳述」;後半句是一種行動的倡導,我們叫做「規範陳述」。

從事實陳述推出規範陳述,實際上,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提高教育投入真的能改善教育事業嗎?教育事業落後主要是因爲投入不夠嗎?提高教育投入有可行性嗎?諸如此類。

這個觀念,在哲學上叫做「休謨問題」:我們是否能從「是」推出「應該」?(What is to what ought to be)

很多時候,這兩者的內涵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們卻被廣泛地、有意無意地混淆了。因爲一樣東西好,所以我們要倡導它;一樣東西不好,所以我們要提高它。等等。

很少有人會去思考:這裏面的邏輯關係真的成立嗎?我們真的能無需懷疑地接受嗎?

發現了嗎?這一點,跟一開始的「事實判斷」到「價值判斷」,非常類似 —— 它們的確也是一致的。

事實到價值:「是什麼」,能否推出「好」「壞」?這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因爲好壞需要視不同角度而定,背後往往有非常複雜的因素。

事實到規範:「是什麼」,能否推出「應該」?這同樣需要審問和質疑。很多時候,這往往會將複雜問題簡單化,被作者有意引導向他的立場和傾向。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如果前面的「教育」一例,你下意識接受了,那麼稍微進一步:「中國的教育事業發展很落後,所以我們要全盤學習西方的模式」是不是看上去也很合理?

這就是一個陷阱。這裏,需要論證非常多的東西,排除其他各種情況和可能性,才能使後半句成立。

但是,如果把這句話放在文章裏,不經意地出現,我敢保證,絕大多數人都不會注意到,而是下意識地掃視、閱讀、接收 —— 這時,它已經被你所攝入了。

所以,在接受信息時,如何做到獨立思考?這就需要在腦海中保持一個篩子,時時刻刻把信息篩一遍,確認無誤的,再接受;存疑的,放在一邊。

那麼,除了剛纔講過的休謨問題,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標準,來打造這個「信息篩」呢?

第一點是「情緒」。

我們的大腦有兩個系統,分別是負責情緒處理的邊緣系統,以及負責理性的新皮層。

這兩個系統是相互頡頏的。也就是說,當邊緣系統活躍時,新皮層就會被抑制。我們可能就會在情緒的操控下,盲從、盲信,作出衝動的決策和判斷。

所以,如果你在閱讀文章時,覺察到情緒的起伏,那麼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作者正是通過這一點,來影響和干預你的判斷。

常見的情緒干預手法有哪些呢?

感情色彩強烈的詞彙;

高代入感的經歷和故事;

細節描繪和鏡頭特寫;

煽動性強的斷言、反問、呼籲和感嘆;

……

注意:不是說它們不好 —— 這些都是正常的寫作技法。但是在擅長的人手裏,可以輕易地通過靈活組合和運用,來實現對你潛移默化的影響,讓你被引導、操控而毫不自知。

所以,當你接收信息時,不妨同步在腦海裏屏蔽掉這些感情色彩,只留下信息的內核和主幹,再問自己:我可以如何理解這些信息?以此來達到對信息的「篩查」。

思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尤其是時刻保持大腦的運轉。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不被外界所操縱。

另一點則是「觀點」。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要警惕「觀點輸出」。

爲什麼呢?因爲觀點輸出沒法給你提供任何價值。它只會不斷讓你產生「我學到了東西」「我的理解沒有錯」的感受,不斷地沉溺在這種對神經的刺激和新鮮感中。

簡而言之,它只會告訴你「是什麼」,不會告訴你「爲什麼」和「怎麼做」 —— 後者需要非常複雜的邏輯和思考加工。

這就是觀點輸出的問題:它往往是媚俗的 —— 亦即挑你喜歡、能對你產生刺激的話講,並且輕描淡寫,落不到實處。

最常見的觀點輸出是什麼呢?簡單歸因。亦即把一個複雜的現象,用簡單的話概括出來。比如:

爲什麼他會成功?是因爲他自律。

爲什麼他會成功?是因爲他善於抓住時機。

爲什麼他會成功?是因爲他行動力強。

……

這些觀點對嗎?沒有錯。但有價值嗎?基本沒有。

這就是大多數文章的寫法:一個觀點,加幾個故事,再一個觀點,再幾個故事……最後提煉總結一下:爲了……你要……;只有……才能……。

所以,綜合以上這幾點,不妨試一試:

在閱讀文章、接受信息時,不要按照作者原本的思路和框架走,而是把信息拆開來,用自己的「信息篩」篩一遍,最大限度地避免被作者所引導。

這樣,才能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1. 羣體層次

除了認知的偏誤會影響我們,外界的信息會影響我們,你所生存和交互的羣體,也會通過種種方式,對我們施加干預。

大量的心理學實驗都證實了這一點:羣體對個體有着驚人的影響力。我們自以爲獨立作出決策,其實可能都是受到羣體框架的操縱。

隨便舉幾個例子:

所羅門·阿希的阿希從衆實驗證明:哪怕是一道非常簡單的題目,當其他所有人都給出了錯誤答案時,參與者也會被他們所影響,把自己的答案由對改錯。

米爾格拉姆實驗證明:即使平時循規蹈矩的良好市民,在權威者的壓力之下,也可能作出非常殘酷的行爲。

最負盛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則證明:哪怕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只要適應了「監獄看守」的身份,也會不自覺地投入進去,對犯人作出傷害和虐待。

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主要關注的議題。

很多時候,我們以爲自己在獨立思考,其實也許只是在「扮演」着我們的角色而已。

我們身在任何一個圈子裏,都會被賦予一種身份認同 —— 無論這個圈子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是廣闊的,還是小衆的。

這種身份認同會塑造我們,影響我們,規範我們,讓我們朝着「一致」去行動。

這就是「圈子效應」。

對內尋求一致 —— 作出共同的行爲,增強彼此間的歸屬感、身份認同和聯結;對外尋求差異 —— 通過營造「不同」,跟其他人拉開差距,從而獲得「我們比你們強」的優越感。

無論你是否意識到,你所處的羣體,都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地干預着你。

一個例子就是時尚。齊美爾有一段話,講時尚,非常透徹。

他說:時尚是一種特定的模仿機制。一方面,模仿滿足了成員的羣體歸屬感,使成員感覺到前進的道路上並不孤獨;另一方面,模仿減少了成員的責任感和羞恥感,獲得一種安全感。因爲個體在跟隨時尚的過程中不需要爲自己的品味與行爲負責。

這就是鮑德里亞所說的「消費社會」。我們追逐消費,追逐潮流,並不是因爲我們「想要」,而是因爲我們相信,我們消費了,就能成爲那樣的人。

這就是一種羣體力量的操控。

那麼,如何避免被羣體所影響呢?

唯一的方法是:不斷反思自己的內心,問清楚「我想要什麼」。時時刻刻弄清楚,我的想法、觀念、慾望,是真的來源於自己的內心,還是來源於羣體、環境,和「他們」?

以我爲主,爲我所用。明確「我想要什麼」,讓一切來幫助你、成就你,而不是被融入環境。

在湍急的河流上前行,唯有內心的聲音,能夠爲我們導航。

最後,簡單聊聊「深度思考」「獨立思考」「批判性思考」這三個概念的差異。

在我的體系中,深度思考,是一種生活態度,亦即追求理性認識事物、探尋事物本質的觀念。處於最高的層級。

獨立思考,強調不受操控,獨立地作出決策和判斷。它是深度思考的一部分。

批判性思考,強調對信息進行審視、質疑,而不是下意識地接收。它屬於獨立思考的一部分。

亦即 深度思考 > 獨立思考 > 批判性思考。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理清一些疑惑。

在獨立思考的道路上,一起同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