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

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一篇长长的碎碎念,记叙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内容寡淡,充满各种无聊的鸡毛蒜皮。托作者文笔之福,从容、细腻、克制的文笔带来的生动的画面感,使得我居然从头到尾津津有味地看完了。

看的时候,经常会冷不防被挠了胳肢窝一般大笑,或者拍手跺脚地感叹哎呀哎呀就是这样的,仿佛隔着时空和托老先生嗑着瓜子聊八卦。可是看着看着,一股寒气顺着脊梁骨升起,等到全部看完,五脏六腑都仿佛都被冰冻,恨不能大哭一场。

那死去的是伊凡吗?还是我自己?

活着,就是不停地画皮,人人都想把自己画得光鲜灿烂,托尔斯泰通过伊凡,却将无数人呕心沥血画好的人皮一点点抠了下来,无情地露出里面冰凉的骷髅。这太难受了,看得我好几天没有缓过来。

经典文学的力量,从来都是这样直捣黄龙,摧枯拉朽。

下面从文本分析的角度,谈一谈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视角

这篇小说有时采取全知视角,即上帝的无所不知视角,有时采取限知视角,即某个人的视角。两种视角交叉叙事,客观、完整、立体地讲述了主人公伊里奇的一生。

如果将小说的叙述者,换成第一人称,可以是伊里奇本人,也可以是伊里奇的妻子、女儿、女婿、儿子、同事等等,这篇小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曾经有位小说家说过:

训练一定要有,哪怕你是个天才。训练很简单,卖油翁说的,唯手熟尔。你手要熟。没有谁天生就会编故事,这个能力可以后天习得。

有一两年的时间,我只练编故事。一个小说写到四分之三的地方就停下来,给它不同的结尾,一个小说我可能会写五个结尾。你的思维、你的能力里面就那么几条路,走一条少一条。所以,越写越困难。但恰恰是因为困难,每写一个,你的能力就像充电一样,把你的电容给扩大了。

好吧,这些话非常有道理。于是我也尝试着训练,只不过是在张鹤老师的指点下,改写开头。下面是我的两个改写片段,分别以伊凡本人和妻子的角度来写的

改写开头一:

我知道自己快死了,虽然我很不想死。如今的我瘦得像干柴棒,魔鬼在一点点把我向地狱里拉,一个细长的黑暗的口袋形状的地狱。我使劲挣扎,可是力气像沙漠里的水一样,从我每一根骨头缝里消失,我挣不脱了。

妻子和孩子们,有时候成群结伙,有时候单独一个,出现在我床头,用礼貌的哀矜眼神看着我,说几句礼貌的废话。有时候无论我怎样喊叫,身边都空无一人。我死了,而他们还活着,为什么?

最小的男孩从出生到现在,最喜欢问为什么,而我几乎一次都回答不出来。现在我躺着,除了想为什么,几乎什么事情都不能干。他和我长得相像,仿佛是从墙上那个胡桃木镶金色的我的相框里直接走下来的一样。看着他,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我出生在……

改写开头二:

我的丈夫伊凡-伊里奇终于死了。

必须说我本来没有打算写“终于”这个单词,可是我的右手不知为何忽然不听我的话了,就像伊凡-伊里奇一辈子都不知为何不听我的话一样。哦,一想到这里我的心脏就痉挛般疼痛,眼泪又掉了下来。在经历了伊凡临死前漫长而可怕的折磨之后,我的眼泪居然还没有耗干。

葬礼尚未开始,周围没有一个亲友,掉眼泪的最佳时机尚未到来,所以我必须管住自己,报纸讣告、坟地、出殡……一切都要我亲自料理,一个有教养的女人,即使在悲痛中,也不该失了分寸。

于是我擦掉眼泪,删掉这句话,重新起草,尽力让措辞保持体面,保持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普拉思科维亚-费多罗芙娜-戈洛温娜满怀悲痛讣告诸位亲友:爱夫,高等法院审判委员伊凡-伊里奇戈洛温不行于一八八二年二月四日去世,兹定于星期五下午一时出殡。”

是的,曾经我们互称“爱夫”“爱妻”,可是,那是在新婚之初,很快我们俩就开始互相厌烦,等孩子们出生,我们俩就彻底成了一对仇敌,窗帘上被孩子扯断的绳子,沙发套上被孩子蹭到的洗不掉的污垢……上帝啊,一向在外人面前和和气气的伊凡,就会像魔鬼一样吼叫起来。终于,他把我折磨够了,也把自己折磨够了,于是他就像那条绳子一样,咯嘣一声断了。

是的,新婚之初的我们,是把幸福像蜂蜜一样含在嘴里,而不是后来更多的时候,把幸福像冬天的笨重大氅一样披在肩膀、进了家就赶快脱掉。

我和伊凡相识于……

(不得不说,换个开头重新写,可真费劲,概括小说内容并不难,难的是语气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符合小说整体风格,同时必须要把下文的延续、衔接考虑周全。真难啊!我吭吭哧哧憋了一个星期,才憋出来这短短的几百字。)

二、开头

无论古今中外,作者对文章的开头一般都非常重视,托尔斯泰的这部短篇小说,起笔写的是伊凡生前同事们在工作间隙闲聊。说实话这个开头确实有点绕,有点冗长,但是很多经典作家作品都这样,不像现在的公号体那样直白,所以,咬着牙耐心看过几篇之后,就习惯了。

我想,也许是不幸福的家庭生活给托尔斯泰的幻灭感,使他写了这部让人哭都哭不出来的虐心小说。

生离死别是巨大的悲伤。陶渊明写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没有血缘关系的路人,看见办丧事的人家,耸耸肩,继续哼着歌赶路了。这是一种悲哀,陶渊明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但是,陶渊明没写到的是:如果连亲戚都不悲呢?就像伊凡曾经亲密共处多年的同事们那样?悲剧悲凉的意味,也许就这样一开始就因为同事们的漫不经心,变得更浓重吧?

所以,作者设计了这样的开头。

如果换一种简单的写法呢?比如开篇就写葬礼,当然也可以,也许更多喜欢碎片阅读、喜欢刷手机、动不动就不耐烦的读者,因此读起来更轻松些。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符合更多人的阅读习惯,就像服务员上菜时首先要报菜名一样,吃客们就一目了然,不必猜来猜去嘴里究竟吃的啥。

那么,换了开头之后,对全文影响大不大呢?有利有弊吧。毕竟读者口味形形色色。

三、结尾

托尔斯泰详细描写了伊凡临死前三天的挣扎,终于死了,小说就此结束了。这个结尾比较平淡,因为小说从开头到中间,都在借妻子的嘴巴,反复呈现伊凡临死前的情景,作为读者,已经被灌输得够多了,就像看着一根蜡烛,一点点燃烧殆尽,火苗最后扑闪了几下,熄灭了。熄灭是必然的结局,所以,并不令人震撼,顶多有点伤感而已。

如果换个结尾,我觉得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悲剧的基调已定,99%的情节已完成,大局已定,结尾无论如何变化,也是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了。当然,如果换做妻子捶胸顿足,可能给人的冲击力更大,但是,与整部小说克制的哀而不伤的情调就不协调了,这样的结尾,算是首尾呼应,开头故意设置成一种闲散地漫不经心的平静的氛围,结尾当然只能够简单地两腿一伸,平静地死去。

四、细节

小说中有许多细节,让人物性格显现出人物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共通性,比如:

伊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病越来越重,可是周围的人不约而同说假话,他因此愤怒,只有乡下来的淳朴小伙格拉西姆让他感到安慰,这大概既是病人的独特心理,也是病人常有的共通性。
新婚短暂的甜蜜,很快被彼此厌倦代替,妻子啰里啰嗦爱发脾气,丈夫又厌烦又无奈只好以工作为借口逃避家庭亲密关系的维护,窗帘上扯断的绳子,沙发套上洗不掉的污点,教育孩子时夫妻俩分歧严重……这些细节塑造了人物的独特性,也是古今中外很多夫妻共同的经历。

装修房子时伊凡摔倒,腰撞疼了几天,然后又好了。这一处细节看了让人害怕,因为伊凡的一生,太得意太愉快太健康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虽然始终找不到伊凡病死和摔倒之间的必然联系,但前后放在一起想一想,总有点意味深长。

伊凡装修新房子的细节特别戳心。他殚精竭虑,试图打造一个高雅舒适的圣殿,甚至上班时都心不在焉,斤斤计较着窗帘架该用平的还是拱形的,虽然房子果然装修得很漂亮,伊凡自以为别致,洋洋得意,可可实际上不过是和大家彼此雷同,互相效仿。可惜伊凡压根就意识不到这一点。这大概是伊凡平庸恶俗生活的一次集中写照,几乎可以作为代表性事件,写入他的自传。

这一段,我想很多读者都会像我一样,一边看一边惊叹,天啊太狠了!但凡经历过装修房子的,谁家不是这样呢?谁不是伊凡的翻版呢?一切必须按照自己的构思来,经常和老婆因为装修意见不同吵得鸡飞狗跳,经常对同事炫耀自己的设计多么巧妙高雅别致,经常和工人大发雷霆,可是等到装修结束,同事们一看,从大门到窗户,从卧室到厨房,和邻居们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他呕心沥血创造的,不过是个大众俗品而已。

不敢再往深里想了,否则要把人逼疯的。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每一个个体生命的价值在哪里?究竟为什么要活着?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男女,和伊凡又有什么区别?凡夫俗子,这个词太好了,没有羽化升仙、脱胎换骨的红尘男女,生活的整体轨迹和每一天的细节,其实大多数都是一样的,昨天和今天一样,去年和今年一样,和亲戚一样的平庸,和同事一样的恶俗,和邻居一样的空虚,和斑马线上等红绿灯的男女老少一样的渺小。如此而已。

五、心理描写

小说中有大量关于伊里奇的心理独白和心理活动,能够展示出伊里奇的心理变化线索。

生病之前的伊凡,忙着装腔作势上班,花里胡哨过日子,很少专注思考。生病之后,他开始有了大段心理独白,像哈姆雷特一样的独白,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或者说生死问题。我的写作,习惯于指向自我,指向内心深处,喃喃自语,遗世独立,写来写去,无非是我我我我。这是我的局限。每个人都有局限。如果能够从我的局限出发,从伊凡的局限出发,视野看向更高更远处,发现局限的共同处,发现局限的意义,也许写作才能够真正跳出小我窠臼,在更多人心里唤起共鸣,作品才会真正有了生命力和价值。

我试着整理了伊里奇心理变化过程:
开始:刚生病时,感觉嘴里隐隐有怪味,不舒服,但是医疗条件有限,又查不出病因。于是陷入担忧和自欺欺人、自我逃避的循环。
发展:恐惧死亡,愤怒,看见妻子儿女和医生就没有好气。憎恨一切虚伪,顺带着反思自己的一生,觉得童年美好,大多数日子毫无意义。
高潮:随着病情加剧恶化,大喊:走开,你们别管我了。绝望到极点。开始最后三天的可怕叫喊。死亡逼近,不可抗拒的力量把他塞进一只漆黑的口袋,垂死挣扎,痛苦不堪,隐隐疑惑:一切都不对头,可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彻底否定了自我,否定了自己的一生。
结果:忽然可怜起妻子和孩子,意识到因为自己,使得妻子孩子受折磨。挣扎着说出:可怜、原谅。对于死亡的恐惧忽然消失,自然心里一片光明,快乐而平静地死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