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硬件產品管理(9)

中小企業B端硬件如何規避技術風險?

硬件產品設計按照產品管理流程會分爲產品線和技術平臺線。技術平臺線研究團隊尚未完全掌握的技術平臺,通過技術預研方式將技術平臺逐步豐富完善。當技術平臺成熟完善後,可將技術平臺積累的技術應用拓展到產品線中。如此相互循環,建立可持續發展路線。然而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有限,難以做到技術平臺與產品平臺雙線並行。在這種情景下,採用怎樣的方式可以儘量規避技術風險?
規避技術風險可以從這幾方面着手進行嘗試。
# 1、建立模塊標準化設計方式
統一單元模塊化設計,包括軟件功能單元模塊化和硬件設計單元模塊化。軟件和硬件都是由不同功能單元組建而成。在產品中已經驗證可行的功能單元,通過建立統一接口方式,形成共享功能模塊。新的產品設計,只要是相關功能單元,只能從公司共享功能塊中取用設計。這樣可以避免設計一致性出現的問題。採用這種模塊設計方式,能夠讓新加入的員工快速封裝,快速完成基本產品框架的搭建,也能夠減少因功能單元的設計問題產生系統風險。這要求企業花一些投入,去整體將已有的技術積累進行梳理,統一使用方式,統一接口,統一標註方式。

2、技術預研
制定產品技術方案時,對核心關鍵技術難點進行分析,是否團隊已經能夠控制技術問題。如果存在技術風險,則先剝離開與產品業務相關的開發要素,只搭建與核心技術難點相關的demo。通過該預研測試demo,快速評估並分析團隊能否公關該技術問題。同時能夠評估產品性能能夠達到怎樣的程度。儘管搭建demo測試過程會耗費一定人力物力,但是比起等到產品實施過程出現問題才發現無法克服要好的多。這些前期驗證性工作非常值得去做,尤其是有重大技術風險的要素。如果評估出的結果反映團隊不能夠在產品週期內解決該技術要點,那麼團隊就要調整初期制定的產品策略。要麼變更技術方案,要麼變更產品規格參數要求,要麼利用公司團隊外的資源去彌補當前技術上的缺失。

3、探索外部資源
可循的外部資源包括比較多方面:外購成熟模塊、外部技術團隊合作、外包設計、高校資源技術攻關、聘用其他技術人員彌補團隊技術點、收購外部技術團隊等等方面。產品團隊要借勢各種內部、外部的資源達到目標。除了一些非常高精尖的技術掌握在極少數人手中外,絕大多數的技術都可以在市場上尋找到。通過額外投入成本,可以快速解決產品技術風險,在成本可接收程度內,借用外部資源對促進產品成型很有幫助。

中小企業有一定產品業務收益後,需要加強技術平臺的建設。不斷提升產品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通過技術優勢積累可以獲取更大比例毛利潤。儘管初期投入會佔用不少企業資金,從長遠來看這些投入是值得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