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養自己是根本——論語貫通171

社會混亂,家臣造反。在此混亂局面下,想匡扶世道人心是非常艱難的事情。連孔子都在感嘆,“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如果有真心想進行禮樂教化的地方,我都願意去把它改變成東周。“但是,現實是殘酷的,人心日益逐利,以勢力來爭雄。在此混亂的世界,如何真正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緇“,還是多提升自己的修養吧!因爲世事已經很難講了。

17•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7•10 子謂伯魚曰:“女爲《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爲《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17•11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17•12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7•13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17•14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17•15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7•18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7.8六言六蔽,仁義禮智信都很好,如果不學,都會有問題。在這裏,這個”學“的意義很大,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反省自己,提升自己。仁義禮智信,與那個最真實的道相比,實踐中都會產生各種問題,所以要不斷提升。

17.9、17.10學詩是提升修養的很好方法,詩歌可以培養人的情志,提升人的修養與情懷;

17.11禮樂與,對世道人心的影響是很大的;

17.12 色厲內荏;17•13鄉愿德之賊;17•14道聽而塗說;17•15 患得患失;17•16民有三疾;17•17 巧言令色;17•18 惡紫之奪朱也。以上各章,是孔子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評與感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