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佳作|《请回答1998》:周杰伦都40了,难怪我们都在怀旧

文|驿路奇奇

这个夏天,细细密密地刮起了一股怀旧风。《乐队的夏天》火了,我们又开始讨论张亚东、朴树这类似乎渐行渐远的人物。周杰伦粉丝重出江湖,为偶像疯狂打榜,实力碾压新生代偶像。表面上,我们只是在关注一些节目、一些人,实际上我们都在怀念过去,想留住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荣清的这本《请回答1998》借着这股“怀旧风”,就这样自然而然地火了起来。豆瓣话题70+万的浏览量,让这本书的同名话题拥有极高的受众度和关注度,触及痛点,引发共鸣,她做到了。

虽说作者是位九零后,但书中涉及的场景、提到的点点滴滴,让广大八零后和九零后都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五毛钱的冰棍、辣条,学习机里最诱人的永远都是游戏,春晚上王菲和那英一曲《相约九八》,还有铁皮文具盒、录音机、磁带、洋娃娃,等等等等,都是记忆里那挥之不去的珍藏。

作者本身是个女孩子,不仅被剪成了短发,当成儿子养,有了弟弟之后,还要负责照顾弟弟,不能争抢。这让我想到了我小时候类似的场景,经常和父亲一起出入,由于是短发,很多人一度以为我是男孩子,父亲也不否认,反而很是满足的样子,脸上的笑容和书中父亲的笑容如出一辙,只不过我没有弟弟,依然能得到完整的爱。

母亲的温柔、外公的慈爱,大概是成长中塑造性格的基础。和外公一起听戏的场面,我没有,但我记得那个揹我的肩膀,记得外公一样会把好吃的东西紧着我吃,还有他是怎样的护着我、宠着我,让我免于斥责和挨打。

印象最深的,大概是“假小子”的伤疤,对女孩子来说终归影响美观。如若真的称作勋章,我大概可以有好几个,鼻子、额头、太阳穴附近,等等,那个时候的我也是淘气异常,终日疯跑,无所畏惧。

也曾在一些年沉迷于QQ,聊天,写日志,忙得不亦乐乎。后来的后来,一切就淡了,开始隐身,开始不愿说话,逐渐成了落寞封闭的自己,这大概也是很多人慢慢成长起来之后的样子。

我们这代人的概念里,韩寒、周杰伦大概是很多人都能叫得出的名字。还记得第一次听说“请回答”这个句式就是从韩寒那里,而周杰伦,无论是听不懂的rap,还是意境优美的中国风都很少更新了。他们都老了,升级做了父亲,一个将近四十岁,一个刚好四十岁,难怪我们这些看着他们一路发展的人儿要禁不住感叹时光易逝呢。

好啦,必须承认,我们希望有时间和精力用来回忆过去,谁还不是靠一点年轻时的激情和美好活着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