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如何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把控?

作为产品人员,对产品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产品需求的管理,其二是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把控。只有对这两个方面都管理好了之后,才能比较好地让产品符合需求目标,并循序渐进地完成落地。

本文主要讨论产品经理如何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把控。

一个产品,想要保证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对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测试验证:

1. 功能、流程走通,接口符合要求

2. 交互界面,UI设计符合体验预期

3. 性能优,能承受一定用户量同时使用压力

4. 符合其他安全性,兼容性要求

一个产品的完整的测试过程,从需求评审之后那一刻开始就进行了。我们可把测试分为三类测试。第一类是开发人员自己的测试,第二类是第三方人员测试,第三类是测试人员的测试。如下所示:


类型1:开发人员自测

在开发人员开发之前,产品人员,可对开发的开发完成成果提出要求,如要求属于开发职责范围内的开发内容,需要自测,并保证流程完整,逻辑正确,同时界面交互需要保证没有明显错误。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限让开发也知道做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完成开发任务,才能正式地交付给测试。

在开发开发过程中,就会一边开发一边自测。而开发完成了之后,提交测试之前,建议多一个开发结果的检查环节,让开发能从用户的使用角度,自己演示自己的开发结果给到团队的核心成员。这样,一方面让开发能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负责,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在投入测试资源之前能对开发的结果进行检查,避免需要测试的内容却是还没有开发的内容,这样测试的效率就会低很多。

类型2:第三方测试

在测试这个环节,产品人员,运营人员,UI人员,交互人员等,以及其他的非开发和测试,但有参与到项目中的人,都可以叫做第三方人员。第三方人员可以在开发过程,开发完成之后,参与到测试当中。但是各类第三方人员参与测试的测试重点是不同的。

产品人员需要仔细检查关键流程,功能实现情况,以及实现效果有没有符合用户的使用体验。交互设计人员,需要检查交互细节。UI人员,需要检查界面,元素,以及UI细节。

类型3:测试人员测试

在产品进行需求评审之后,产品人员可对测试人员的测试提出相关的要求。测试人员可根据产品的需求说明书,或产品的原型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编写了之后的用例,是否符合产品的输出要求,需要进行详细的测试用例评审,评审完成之后,才能进入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则可对产品的功能,接口、兼容性进行测试,另外,可进行性能相关的测试,如压力测试,安全性测试等。最终出具测试结果报告,以及BUG清单,给到相关人员,向上汇报,向下提供给到开发人员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

总结:产品经理在产品质量把控过程需要做的事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产品人员需要做下面几件事情:

1. 需要为产品的测试提供详细的产品需求说明/产品原型,为测试提供产品测试的依据。

2. 需要对测试用例进行详细评审,为测试确定目标。

3. 需要自行进行产品的功能,流程,交互,UI等相关的测试

4. 需要在开发人员开发之前,提供开发完成的标准(如功能,流程走通,界面基本美观等)

5. 需要在开发开发完成只有,听取开发对开发结果的讲解,并确定是否可以进入到测试流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