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35 歲定律,見鬼去吧!

中年危機,35 歲定律,相信你都聽說過,每次觸及還會讓你感到絲絲焦慮,畢竟時間這把殺豬刀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中年危機或 35 歲定律是客觀存在的,你遲早都會遭遇的,那你是否有信心戰勝它呢?

中年危機之所以讓人害怕,一則是你沒有把握打贏這場遭遇戰,再則中年是一個輸不起的階段。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恐懼,主要源自對敵人和自己的不瞭解,不知道敵人的優劣勢,也不清楚自己的長短板,常常以己之所短攻彼所長,必輸無疑。俗話常說:危機,危中有機。當上帝關上了這扇門,一定會爲你打開另一扇門,關鍵是你要清楚危險源自何處、機會藏在哪裏。首先,你我必須清楚中年危機的本質是什麼!

中年危機的本質

中年危機的表象你我都很清楚,職位晉升遭遇天花板,薪資待遇上漲乏力,你變得不再暢銷了。尤其是各種技術崗,企業僱主基本不考慮招聘 35 歲以上的,你發現自己賣不出更高價格了,低不成高不就,尷尬至極。就像菜市場上的老菜幫子,被人挑三揀四不好賣了。透過現象看本質,唯有清楚中年危機到底是什麼,你才能抓住問題的主要矛盾,解決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年危機看似殘酷,但其本質就是市場經濟規律。天若有情天亦老,不管是自然規律還是社會規律,都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作爲勞動力市場上的商品,你的性價比不高了,跟年輕人比開始缺乏競爭力了。就像你到菜市場買菜,必定選擇那些物美價廉的,企業僱主的招人邏輯跟你的買菜邏輯是一樣的,合情合理,無可辯駁。

問題是你的性價比爲什麼降低了呢?按數學公式看,性價比等於價值除以價格,性價比降低無非就兩個原因:其一,你的價值降低了;其二,你的價格變高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上述兩個變化的呢?

中年危機的原因

俗話說:30 歲前你找病,30 歲後病找你。從個體角度來看,歲月不饒人,隨着生理條件的變化,你的確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加班熬夜了。除了工作,平時還要平衡家庭和生活,體力精力必然不如從前充沛。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意願和能力也減弱了。如果工作本身科技含量不高,那僱主會認爲你不如年輕人肯加班。如果工作需要不斷充電,那僱主會認爲你不如年輕人學習力強,不如年輕人樂於擁抱變化了。

年輕時,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現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揹着車貸房貸,日常開支樣樣少不了。另外,隨着年歲的增長,薪酬待遇帶來的外部驅動效用遞減,同樣的薪酬漲幅不像年輕時那麼有激勵作用了。如果再加上企業發展緩慢,職業上升空間有限,前景不夠明朗,內外驅動力缺失,那就會導致低不成高不就的尷尬局面,中年危機隨之而來。

通常,毒藥解藥就在一塊兒。問題本質剖析清楚了,那解決方案也就有了。既然中年危機的結症在性價比上,那你化解危機的辦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性價比,要麼提升自己的價值,要麼降低自己的售價。降價甩賣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日常的開支在那裏擺着,剩下唯有提升價值了。但剛纔說相對於年輕人,中年人盡顯劣勢,如果做才能提升個人價值呢?

轉危爲機的策略

農場賣不掉的菜,怎麼做才能賣出更好的價格呢?二次加工、提高附加值是可選的辦法。雖然體力精力拼不過年輕人,但經驗上你更具優勢;雖然好奇心、學習力在減弱,但你懂得方法論;雖然外在驅動效用遞減,但你對自我的認知更清晰深入,更能挖掘出內在的驅動力。因此,只要做到揚長避短,你還是有機會通過提升價值來化解危機的。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待信心建立起來後,我們再來考慮具體怎麼做。學而優則仕,傳統告訴我們往管理崗轉是一個最佳選擇。爲什麼管理崗可以逃脫中年危機或 35 歲定律的魔咒呢?管理的對象是人,能否管好人的關鍵在於你對人性是否有足夠深厚的認知。人類歷史上下五千年,什麼東西都變了無數遍,但人性卻從未曾改變過,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做管理就是掌握那些永恆不變的知識技能,只有抓住永恆不變的東西,你才能不被這個變化萬千的社會所淘汰。

除了人性永恆不變之外,還有沒有其他不變的東西呢?雖然科學技術也像人一樣一茬一茬的更新換代,甚至節奏更快,但其越往底層的邏輯越穩定不變。就像道家的老子所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變不離其宗,如果能夠把握住“一二三”,你就能從容地面對任何變化,你就能通過創新創造出無數變化,你就能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基於過往豐富的閱歷經驗,你可以對其進行梳理、抽象和總結,從中找出那些恆定不變的東西,然後基於此構建出自己的新技能樹和價值變現體系,讓自己站上新的維度,不需再跟年輕人在同一平面上同質化競爭。

就以程序員爲例,35 歲之後就要考慮從開發崗轉其他崗了。如果你對某個技術領域特別喜歡,性格相對內向,興趣愛好單一,那就可以往專精方向發展,成爲這個領域的技術專家,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如果你性格外向,興趣愛好寬泛,那就可以往廣博方向發展,成爲跨不同領域的架構專家。架構工作就像管理一樣,你需要了解每款產品的優缺點,然後調兵遣將讓它們默契配合,從而完成各種業務挑戰。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往諮詢、銷售或培訓等靠近客戶的角色轉型,客戶纔是最終付錢給你的人,老闆都只是中間環節,越靠近客戶就是越靠近價值,越掌握主動權。

當然,轉型離不開新技能樹的構建,例如:架構設計、技術寫作、PPT 製作、諮詢演講等。不管是一萬個小時定律,還是十年磨一劍,都告訴我們任何新技能的練就都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五年小成,十年大成。如果有人指引可能會省時省力些,但終究是無法短期達成的。而且中年轉型就像是在崎嶇的山路上邊開車邊換輪胎,畢竟中年人要揹負太多的責任和壓力,沒有正確的策略和方法就容易車毀人傷。因此,不要等到 35 歲再想起轉型,你必須要儘早開始規劃儲備新的技能了。
本文轉載自: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257279/article/details/10319627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