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裁員潮,從業者該怎麼樣應對?

關於裁員這個問題,職場專家俞茵曾經寫過應對方式:

裁員過後,肯定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太陽還是會照常升起,無論是那些留下來的“幸運兒”還是被裁減的“倒黴蛋”都需要面對今後的工作與生活。那麼,該如何面對未來呢?

-被裁者:如果你是因爲企業經營結構或戰略調整而被裁減,這與你優秀與否、績效好壞無關,因此,你不能用企業的錯來折磨自己,最有效的做法是:

1.與HR和公司其他高層探討“如何才能獲得更好的失業補償”,或者要求企業爲你的求職輔導買單,以幫助你們儘快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

2.充分利用這段突然騰出的時間,與家人、舊同事結伴出遊或參加一些短期進修課程,以調整自己的心態、克服被拋棄的消極情緒。

3.充分利用企業規模裁員的機會,跳槽到目標企業或者競爭對手公司工作,尤其是那些原本被競業禁止或培訓合同束縛的員工。

-倖存者:與大多數人的認知不同,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被裁員工的心理狀況普遍要好於經歷“裁員風暴“的倖存者,因此,不少企業爲了驅散倖存者的心理陰霾,會聘請外部心理諮詢師幫助員工儘快從不安全、焦慮的消極情緒中走出。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給你的建議是:

或許你是個幸運兒,有機會留下來工作,但你還是需要評估一下:究竟是留下更有利自己發展,還是離開更合適?陳雁原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人事經理,她既是公司2007年經濟型裁員方案的草擬者,同時也是被裁減的員工之一;或許你會認爲HR部門應該是裁員風暴的倖存者,爲何陳雁是個例外呢?的確,陳雁獲得了留下來工作的優先權,但她發現:公司裁員後,HR部門的工作職能更偏向於執行和操作層面,而且大部分工作可以外包給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因此,她今後承擔的工作要簡單很多,這不但不利於她向更高的管理層級發展,而且阻礙了手下員工的發展……綜合考慮後,陳雁毅然決然地提出了主動被裁的要求,結果,她不但獲得了較爲理想的經濟賠償,還找到了適合自己興趣與發展的工作機會。

Lucy也是一位裁員倖存者,但她發現:自己的工作量較裁員之前增加了一倍,她不得不承擔起原來同事的部分工作,爲此,她感到不滿和疑惑……我們有機會成爲Lucy的職業教練,並幫助她分析了新增工作的具體內容、以及這些工作與她目前及未來技能發展的關聯性,最終,Lucy意識到:她完全可以決定接受或不接受新增的工作內容,而接受與否的依據是——這些工作是否有利於她積累與未來發展相關的技能和經驗!

與前面兩位女性的遭遇不同,Ricky在裁員後被併入總部市場部工作,但他發現自己再怎麼努力都無法融入新部門中,或者是自己的英語夾帶口音,難以與英國上司流暢溝通;或者是自己從成都來到上海,習慣從地區角度考慮全國市場的普遍問題,讓同事們覺得他視野狹窄……總之,一段時間工作下來,他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該留下,更不該來到上海!

這種情況還真不少見,一些人最初爲能留下而感到幸運,但不久發現留下是個錯誤,於是在裁員後主動提出離職,最終與經濟補償失之交臂!

說實話,除了那些業績、工作態度有問題的人,裁員不屬於我們能夠控制的範圍,我們唯一能做到的是:面對和接受現實!(完)

發佈了85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02 · 訪問量 8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