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患者的自我保養

   第一:少食多餐,少葷多素。
   1.每餐只食一兩半至二兩穀類主食。
一日四餐,不管菜餚好壞,堅持飯吃七分飽,同時戒菸、忌酒。
   2.將主食由硬食改爲粥、麪條等軟食,同時吃些綠色蔬菜與豆製品。
既能幫助胃部消化蠕動,又有一定營養,使原來飯後胃部疼痛現象消失。
   第二:飯後休息,適度平躺。
   1.按照醫學原理,不管是否有胃病,條件許可均應飯後適當休息,這將有利於胃部集中力量消化、吸收營養。
   2.將闊鬆緊帶圍在腹部,以防胃下垂。
專家建議:由於張先生的胃病還兼有胃下垂,飯後躺下休息是積極的防治方式。
   第三:按摩腹部,疏通臟腑。
早晚採用在丹田、關之穴位的腹部按摩(100次至120次)用手掌作順時針方向摩腹)。
  此法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防止胃腸瀦留及便祕。
  專家提醒:大部分有胃疾者,都有胃腸功能差和食積痞滿、大 便祕結的通病。
  專家建議:慢性胃病除發作期服些藥物外,“養”亦至關重要。


潰瘍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心態,做到心情愉快、舒暢。
2、飲食有規律,儘量避免過涼過熱、辛辣刺激、大煙大酒,有條件的多餐少食。
3、避免刺激性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疼等,和激素類藥物如:強的鬆、地塞米松,及多數抗菌素類藥物。
4、還有飲食當中的濃茶、甜食等能引起胃酸分泌改變的一類食品也應儘量少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