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效应:理解Z世代的消费逻辑,打造新的消费热点

近两年,做推广和运营的朋友,可能已经明显的感受到了互联网流量的枯竭,做增长不再像以前那么高效了,无论是传统的品牌营销方法,还是新型的效果广告,所带来的流量都是日益减少,投资回报率也越来越低。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到天花板的今天,用户的注意力被各种场景分散,用户的流量入口也越来越泛,传统的传播媒介很难再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新生代的创意者们开始注意到社交媒体和社交电商的作用。

 

在传统的营销圈、广告圈当中,很多文案是可以通杀的,比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一二三四,胃必治"、"农夫山泉,有点甜"、"哪里不会点哪里"等等,这些广告词在生活场景当中也被大量的引用,可以说是老少皆知。还有例如前几天比较火的一个梗,一个假装北方人的间谍被发现,对的口号是"宫廷玉液酒,下一句是什么?"这些无论是广告还是其他的文化节目,在曾经的年代当中都是有着非常广的流传度,以至于可以当做切口去使用的。

但是在现在环境当中,广告媒体很难再产生能够全民刷屏的网络热词了,这个是因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圈层化。什么叫做圈层化呢?做知识付费或者广告文案的朋友,偶尔能够在朋友圈看到自己朋友圈被一张海报刷屏了,往下翻连续几十个朋友都在发这个海报,就好像一个全民热点一样。这个就被称之为是一个病毒营销、裂变营销等等。

但是其实如果我们切换一个账号,不用工作号去登录,用个人的生活号去看,自己的朋友圈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甚至于你生活号的朋友们可能都没有看到过这个海报。这个就是因为你的工作号的好友和你都是同一个行业的或者近似的行业的,又或者我们就可以进入圈层这个概念了,他们和你们是同一个圈层的,所以能够在你的朋友圈刷屏。而你的生活号里面可能是你的亲戚、同学等等跟你职业相关度比较低的朋友,所以没有触及到这个圈层。

我们该对圈层怎么定义呢?简单的说就是圈子和层次,比如我们运营的朋友圈大部分是做运营的,做教师的朋友圈大部分都是做教师的,而老板的圈子也大部分都是创业者、老板等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就形成了一个个的不同层次的圈子。

 

 

 

 

而圈层的形成,从我们从小生活的家庭圈子,到长大后读书的同学、朋友;再到工作后的同事、同行,还有就是互联网时代更容易被凝聚起来的兴趣圈子,这个就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圈层,人虽然不仅仅是处于一个圈层当中,但是不同的圈层更多的可能是各自独立的。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圈层效应对于现代商业的影响。人们圈层的变化从氏族社会的血缘为中心,到文明社会的地域和阶级为中心,再到现代的以兴趣为中心的圈层。而近十年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加剧了社群的发展,同时也催化了圈层的分化。当然,关于这点,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歇尔-范阿尔泰多年前在一则论文中提出的"网络巴尔干化"也早已预言:网络已分裂为有各怀利益心机的繁多群类,且一个子群的成员几乎总是利用互联网传播或阅读仅可吸引本子群其他成员的信息或材料。

圈子里的人更偏爱与有共同话题的人交流,更热衷于获取自己同类的认同,在自己兴趣的垂直领域当中获得成就。他们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众交流圈,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语言风格,让圈外的人摸不着头脑。

我们可以看一下以下几个领域的语言风格,看看我们圈外人士能够看懂多少呢?

 

 

 

 

bilibili是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也是国内最大的二次元社区,其中诞生过非常多的宅文化词汇。这个圈层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依旧有很多圈外人士无法理解这些语言,如果再细分鬼畜圈子等等的话,就更难理解了。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因为一些原因而没落,一些汉服复兴者和爱好者尝试着复兴汉服,但是从现在来看,汉服也还是一个很小的市场,而外界人士对于汉服爱好者的一些语言也难以理解。

 

 

 

 

美妆圈子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圈子了,但是排除性别、年龄、消费层级等等因素后,美妆的语言体系也就是在特定的圈子里流传,我们或许有所耳闻神仙水、杨树林、前男友面膜,但是说起五花肉,许三多的时候,也依旧是一脸茫然。

而这种圈层效应在Z世代以来更加的显著,Z世代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在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种类的圈层。圈层内的关系链非常的密集,呈网状分布,圈层内容为主导,涟漪式扩大,逐渐的影响着主流文化。

越来越精细化的运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商家想要通过通用的广告文案去通杀各个圈层的用户在现在来说已经是很难了(当然也不是必然的,例如腾讯新闻极速版前几天的朋友圈换国旗的刷屏活动,一下子就将这款APP带到了下载量榜首的位置),想要有效的获取用户,商家势必要深入了解并在广告当中融入圈层文化,才能够有效的刺激用户的兴趣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