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有一個經典的商業案例,我們馬上可以提供給你了。”

  3年前的“西湖論劍”上,馬雲陪着克林頓在凱悅大酒店裏風風火火,他抽個空對我說了這句話。我已經習慣這位精靈般的企業家總用誇張而神祕的方式來展示他的“戰績”。不過,我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事情。

  一年前,我陪同剛剛由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職務轉任花旗銀行全球副主席的章晟曼先生去拜訪馬雲,離開時,他突然重提舊事  
,“那個經典的商業案例你們還有興趣寫嗎?”

  馬雲說的經典商業案例就是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寶網的成長史。

  我所瞭解的中國商業案例中,淘寶與eBay易趣之間的“戰爭”是最令人驚奇的:一家全球最大的、正處在巔峯時刻的行業領跑者,在中國市場上已經獲得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一家後起的中國公司,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奪取了超過70%的份額,並迫使前者進行戰略重組。我不知道哪個行業還發生過這樣的事件。就在我找人把淘寶的創業傳奇變成一本書的時候,又傳來eBay把易趣出售於TOM在線的轟動性新聞。

  至此,沒有人會否認,這場戰爭以淘寶完勝而鳴金收兵。

  其實在開戰之初,對於馬雲和阿里巴巴來說,挑戰eBay幾乎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所以,馬雲要求淘寶倒過來看世界——每一個進入淘寶團隊的人都必須學會“倒立”,這也因此有了那張很戲劇性的倒立的照片。

  馬雲的倒立,用熊彼特的話說就是“創新”,用湯姆·彼得斯的話說就是“顛覆”,用安德魯·格魯夫的話說就是“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用柳傳志的話說就是“重新寫一份菜譜”。

  結果,倒立者贏。

  看上去,馬雲是用一種免費戰略撬動了eBay易趣在中國的生存基石。eBay在北美市場是靠向賣家收費而受到投資商青睞的,它從一開始就盈利,而且獲利頗豐。可是,馬雲卻宣佈中國的淘寶是免費的,而且“幾年內都將免費”。就這樣,遊戲規則在最最敏感的一點上被重寫了,從收費到免費,無疑是一次讓人熱血衝上腦門的“倒立”。僅僅用“價格割喉”來解釋馬雲的這種瘋狂舉動其實是不夠的,因爲,在他的判斷中,2005年前後的中國C2C市場還不是一個該不該收費的問題——在交易信用、物流配送、互聯網普及、電子商務人口等方面,中國消費者與美國消費者沒處在同一個世界中,因此,把“水庫”——馬雲常常用這個意象來描述一個行業——近可能地、儘快地挖大,纔是最最重要的工作。很顯然,跟試圖通過收購易趣來中國“割稻子”的梅格·惠特曼相比,中文和英文一樣說得都很流利的馬雲看得更加清楚。

  研究了中國公司將近30年的成長史後,我發現,其實在中國市場的很多行業中,本土的企業家都有過那麼一個可以擊敗或抗衡跨國公司的“關鍵時刻”。1995年前後,聯想的柳傳志就抓住了這個時刻,靠高舉民族品牌大旗擊敗了衆多的國際電腦公司;家電領域的海爾張瑞敏、長虹倪潤峯也抓住了這個時刻,在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中戰勝了衆多的日本及歐美家電公司;在2000年前後的飲料食品行業,娃哈哈宗慶後則靠城鄉渠道的創新,取得了讓人驕傲的業績。在互聯網行業,我們已經發現了一個很耐人尋味的現象,在過去的幾年裏,一些蓬勃朝氣的公司在被巨無霸式的跨國公司購併之後,漸漸陷入了莫名困境,如亞馬遜之收購卓越、雅虎之收購3721、eBay之收購易趣、貝塔斯曼之收購榕樹下網站。

  當然,淘寶之完勝易趣eBay並不僅僅靠免費這一招兒,至少還有兩個方面值得提及:其一,淘寶在技術層面上更加符合中國消費者的習性,功能及服務都更爲人性化;其二,eBay易趣在競爭中的決策遲鈍與應對失誤,直接造成了淘寶的速勝。事實上,企業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比賽誰做的更爲正確,而是誰的失誤更少。這也是淘寶—eBay易趣之戰中最值得商業人士再三咀嚼的地方。

  我一直以爲,中國社會及商業之未來,大半寄託於互聯網事業及互聯網一代的成長,它將真正改變中國,它也很可能是唯一有機會產生世界級企業家的領域。

  事實上,在雄心萬丈的馬雲心目中,有着一個更大的、迄今連他自己也無法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的夢想。今天的阿里巴巴和淘寶,無疑是其中兩枚精彩而耀眼的“棋子”。此局之宏大、玲瓏,宛如一個正在醞釀和逼近中的“中國夢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