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说实话 科技新贵鸣悲歌/鸿海人的寒冬告白

rel="File-List" href="file:///C:%5CDOCUME%7E1%5Ctest%5CLOCALS%7E1%5CTemp%5Cmsohtml1%5C04%5Cclip_filelist.xml">
鸿海新竹厂——/不到半年 小伟的鸿海梦碎

「科技业,真的不是新贵。」说这句话时,小伟的口气,听起来像是要极力把某个天大的误会解释清楚。

半年多前,小伟退伍了,那个时候,全台湾还弥漫一股「马上好」的欢乐气氛;电机研究所毕业的他,应征进了鸿海,初体验他的大企业新鲜人经历。

小伟没有一般外界所说的七年级生「草莓族」性格,他先是进了「新干班」,这是每一位工作经验未满两年的鸿海新生必修课,就这样,小伟在鸿海的广东深圳龙华总部,度过了他在鸿海的第一个月。

回到台湾后,小伟被分派到鸿海新竹厂,虽然职衔挂着硬件工程师,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焊电阻和电容、测试产品的高低温和高低电压、整理文件之外还要打打杂,而即使工作内容看似难度不高,「每天还是要忙到半夜十一、二点才能下班。」

小伟很珍惜这份工作,就连父母对于宝贝儿子能有郭台铭当老板,都觉得与有荣焉,「鸿海好啊,大公司,有名气。」

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景气变化,一个多月来鸿海内部陆续传出裁员消息。

另外有些鸿海老员工,接到资遣通知后,才被人力资源部告知,只要他们愿意从正职转为约聘,就能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答应了,就形同放弃累积了八、九年的年资,再也无法享受正职员工的权益。但是为了生活,这些老员工,还是不得不签下那一纸合约书。

不只老员工,就连小伟这样才在鸿海待不到五个月的新人,也被放在裁员名单上。

第一份工作就碰到大裁员潮,一切来得太突然,小伟说,他非常非常的无奈,但也只能自认倒霉,只希望下一份工作赶紧有着落。

首次表态——/郭台铭:景气比大家想象的坏三倍

近半年从未针对景气发表谈话的郭台铭,在捐赠台大癌症医疗中心的记者会上,也不得不首次表态,他亲口证实,经济低迷的最糟糕阶段尚未到来,「问题要比大家想象的坏三倍,情况的确相当严峻。」元大投顾下游科技主管分析师陈丰丰,针对郭台铭的悲观谈话,立即将鸿海○八年与○九年的获利金额,分别调降了四.六%与二○.七%。

郭台铭表示,鸿海全球工厂分公司都在精简人力,经营公司有上有下,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企业碰到景气低潮时,本来就会有各种调整动作,就连日本丰田汽车(Toyota)这样优质的企业,拥有卓越的效率和技术,但面对大环境冲击,还是被迫要精简人力,甚至调降财测,「这就是新陈代谢」。

虽然郭台铭目前尚未宣布,今年只发放十二个月薪水,但光是目前股价与最高点时相比,已减少了三分之二;靠配股累积财富的员工,年所得减少五成者比比皆是。加上往年尾牙晚会上抽股票的高潮,去年已经取消,今年鸿海更宣布取消抽现金,原本是数万名台籍干部梦想的意外之财,如今也宣告梦碎。

前些年只要能够进入鸿海,以一位业务小主管来说,每年除了固定领十四个月薪水外,还可以领到三十多张股票(相当于六百多万元),总计年收入在七百多万元之谱;这还只是一位小主管的年薪,若是中、高层主管,年薪更不止于此。

在裁员潮之下,鸿海美丽的神话也随之幻灭!

霸气如郭台铭,对景气如此悲观,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这席话,就像一记丧钟,敲碎所有科技人的心防。

从天堂直坠——/就业站挤满人 老板跑路

这记丧钟,在竹科早已响起,鸿海员工的心情,其实只是众多科技人的缩影。十几年来,长期被视为天之骄子的「竹科新贵」,这三个月的际遇,就如同从云端掉进地狱一般。要观察最直接的重灾区,走一趟离竹科五公里远的劳委会新竹就业站,即可现场感受。

十二月中旬某日上午十一点来到就业站,号码牌已抽到一百多号。排在最前的在早上六点多就来排队,而服务人员叫号才轮到二十八号,后面「等待人数」的LED灯只有两位数,因此数字一直停留在九九,象征着失业人口正创下破表纪录。

新竹就业站站长王芳豪举例,这波急冻期来临前,每天前来就业站寻求失业辅导的民众平均为六十人左右;但十月以来,每日前来抽号码牌等待辅导的人数应该有一百八十人左右,数量增加三倍。

「我这辈子是第一次看到黑道!」小李回忆起数月前老板不堪产业景气急冻,卷款「跑路」的场景,债主们闻讯派人来公司抢搬物资,眼神透露着余悸犹存。

小李回忆着当黑道及债主们把公司搬空后,员工只好互道珍重再见,许多来自南部的同事,只能选择回到南部老家。

省钱竞赛——/拆灯管、锁厕所 连洗手乳都没得用

这波不景气,甚至连科技公司的清洁人员、保全警卫等都无一幸免,一家接着一家传出噩耗,结束营业。

中部一家光电大厂,由于占地面积极大,又已辞退清洁公司大部分人力,最近竟有同业看见「疑似」工程师的年轻人,一大早在公司外草坪扫地,「工程师改派去扫地了」的消息马上传开。

园区内厂商间,彼此比较「省钱极致」招数,更是到了全民运动的地步。

据闻,某LCD面板大厂,盥洗室内十多间厕所全部上锁,只留二间使用,连打扫阿姨清理次数也减少;有洁癖的员工,甚至要戴口罩才能上厕所。

逆向思考——/寒冬就是练兵的好时机

要度寒冬,备好粮草只是其一;练兵,则是老板们苦等春天的一致共识。

十二月十二日,台达电董事长郑崇华宣布,个人掏出二.五亿元,捐赠给成功大学,在台南科学园区兴建「台达大楼」,作为开发具产业价值的科技技术据点,是产学合作的起点。

在台达大楼内,将设立「成大/台达联合研发中心」,以研究与教学为主,从事有利成大与台达电的研究计划。研究主题包括新能源开发的相关科技、环境保护科技、电源供应器、电动车辆、医疗科技、以及材料、制程与设备等。

明基集团董事长李焜耀也强调,寒冬练兵,绝对有其功效。目前,明基集团正在规画内部训练课程,在正式推出之前,目前已经广邀社会各界人士演讲,特别加强心灵辅导,「不要让现在的低迷,影响大家的工作士气。」

产业升级——/不景气就是产业的生存竞争

备粮草、勤练兵,都是企业撑到下个春天来临的法宝。然而,当风暴过后,科技老板们的省思是什么?

四年前本刊曾制作(科技新贫 五十万科技人要转业)封面故事,探讨电子业景气不佳,获利难以为继,员工分红配股明显缩水,电子新贵们不少人已沦为「科技新贫」。那波不景气对电子制造业产生淘汰赛,体质不佳的,不是退出赛局,就是前往中国找寻更低的制造成本。

四年后,当我们再次思考这波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时,我们看到晶圆代工巨人台积电、联电,产能利用率不断下滑。五大DRAM公司(力晶、南科、华亚、茂德、华邦)家家濒临抢救。LCD的大厂,也开始大幅资遣员工。过去有「两兆双星」之称的明星产业,是财经官员一直以来的骄傲,但却在风暴中深受重伤。

「这是世代交替,不是景气循环,走了,就不会再来。」资深媒体人王志仁观察,未来,台湾不会有一个大答案,容纳五万个工作机会,而可能是十个小答案,创造更高的产值。

为了找到这些小答案,《今周刊》也走访八大创投,找到上游材料、发光二极管(LED)、中国山寨商机,以及小笔电带出的品牌梦等未来电子产业的四大趋势,试着为大家找到未来的希望之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