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規與標準規範 教材精選

1、 軟件工程基礎標準

軟件工程基礎標準包括《軟件工程術語》 ( GB/T 11457-1995)、《信息處理 數據流程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和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輯符號及約定》( GB 1526-1989)、《 信息處理系統 計算機系統配置圖符號及約定》( GB/T 14085-1993)。
1. GB/T 11457-1995
《軟件工程術語》( GB/T 11457-1995) 定義了軟件工程領域中通用的術語,適用於軟件開發、使用維護、科研、教學和出版等方面。
2. GB 1526-1989
《信息處理 數據流程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和系統資源圖的文件編輯符號及約定》( GB 1526-1989)規定了信息處理文件編制中使用的各種符號,並給出在下列圖中使用這些符號的約定:數據流程圖、程序流程圖、系統流程圖、程序網絡圖、系統資源圖。
3. GB/T 14085-1993
《信息處理系統 計算機系統配置圖符號及約定》( GB/T 14085-1993) 規定了計算機系統包括自動數據處理系統的配置圖中所使用的圖形符號及其約定。 該標準中包含的圖形符號是用來表示計算機系統配置的主要硬件部件。配置圖用於表示計算機系統的物理結構,如硬件設備和連接電纜。 該標準不涉及硬件的詳細表示,如邏輯圖或電路圖;利用圖像或圖畫描繪系統的示意圖;任何用於標誌特定設備的縮寫詞或助記符。

2、 軟件工程開發標準

軟件工程開發標準包括《信息技術 軟件生存週期過程》( GB/T 8566-2001)、《軟件支持環境》( GB/T 15853-1995)、《軟件維護指南》( GB/T 14079-1993)。
1. GB/T 8566-2001
《信息技術 軟件生存週期過程》( GB/T 8566-2001)爲軟件生存週期過程建立了一個公共框架,可供軟件工業界參考。它包括在含有軟件的系統、獨立軟件產品和軟件服務(軟件包括固件的軟件部分)的獲取期間,以及在軟件產品的供應、開發、運作和維護期間需應用的過程、活動和任務。
“過程”指一系列活動、任務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它們共同把一組輸入轉換成所需要的輸出。 “活動”是一個過程的組成元素。 “任務”是構成活動的基本元素,由若干個任務構成一項活動。
該標準還提供一種過程,這種過程能用來確定、控制和改進軟件生存週期過程。 該標準適用於系統和軟件產品,以及服務的獲取,還適用於軟件產品和固件的軟件部分的供應、開發、操作和維護,可在一個組織的內部或外部實施。 軟件生存週期的過程、活動和任務如表 4-3 所示。

這裏寫圖片描述

2. GB/T 15853-1995
《軟件支持環境》( GB/T 15853-1995) 規定了軟件支持環境的基本要求,軟件開發支持環境的內容及實現方法,以及對軟件生存期支持部門軟件支持能力的具體要求。該標準適用於軟件支持環境的設計、建立、管理和評價。
3. GB/T 14079-1993
《軟件維護指南》( GB/T 14079-1993) 描述軟件維護的內容和類型、維護過程及維護的控制和改進。該標準適用於軟件生存週期的運行和維護階段,主要供軟件管理人員和維護人員 使用。

3、 軟件工程文檔標準

軟件工程文檔標準包括《軟件文檔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 GB/T 8567-1988)、《計算機軟件需求說明編制指南》 ( GB/T 9385-1988)。
1. GB/T 16680-1996
《軟件文檔管理指南》( GB/T 16680-1996) 爲那些對軟件或基於軟件的產品的開發負有職責的管理者提供軟件文檔的管理指南。該標準的目的在於協助管理者在他們的機構中產生有效的文檔。本標準涉及策略、標準、規程、資源和計劃,管理者必須關注這些內容,以便有效地管理軟件文檔。
2. GB/T 8567-1988
《計算機軟件產品開發文件編制指南》( GB/T 8567-1988) 是一份指導性文件。該指南建議,在一項計算機軟件的開發過程中,一般地說,應該產生 14 種文件。這 14 種文件是: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開發計劃、軟件需求說明書、數據要求說明書、概要設計說明書、詳細設計說明書、數據庫設計說明書、用戶手冊、操作手冊、模塊開發卷宗、測試計劃、測試分析報告、開發進度月報、項目開發總結報告。
3. GB/T 9385-1988
《計算機軟件需求說明編制指南》( GB/T 9385-1988) 詳細描述了計算機軟件需求說明應該包含的內容及編寫格式。

4、 軟件工程管理標準

軟件工程管理標準包括《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範》( GB/T 12505-1990)、《信息技術 軟件產品評價 質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6260-2002)、《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範》 ( GB/T 12504-1990)、《 計算機軟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管理》 ( GB/T 14394-1993)。
1. GB/T 12505-1990
《計算機軟件配置管理計劃規範》( GB/T 12505-1990) 規定了在制訂軟件配置管理計劃時應該遵循的統一的基本要求,適用於軟件特別是重要軟件的配置管理計劃的制訂工作。
該規範給出了與配置管理有關的幾個重要定義:
( 1)軟件配置。軟件配置是指一個軟件產品在軟件生存週期各個階段所產生的各種形式(機器可讀或人工可讀)和各種版本的文檔、程序及其數據的集合。該集合中的每一個元素稱爲該軟件產品軟件配置中的一個配置項。
( 2)功能基線。功能基線是指在系統分析與軟件定義階段結束時,經過正式評審和批准的系統設計規格說明書中對待開發系統的規格說明;或是指經過項目委託單位和項目承辦單位雙方簽字同意的協議書或合同中所規定的對待開發軟件系統的規格說明;或是由下級申請經上級同意或直接由上級下達的項目任務書中所規定的對待開發軟件系統的規格說明。功能基線是最初批准的功能配置標誌。
( 3)指派基線。指派基線是指在軟件需求分析階段結束時,經過正式評審和批准的軟件需求的規格說明。指派基線是最初批准的指派配置標誌。
( 5)產品基線。產品基線是指在軟件組裝與系統測試階段結束時,經過正式評審批准的有關所開發的軟件產品的全部配置項的規格說明。產品基線是最初批准的產品配置標誌。
( 6)釋放。釋放是指在軟件生存週期的各個階段結束時,由該階段向下階段提交該階段產品的過程。其中,將系統集成與系統測試階段結束時所獲得的最終產品向用戶提交的過程,也被稱爲交付。
2. GB/T 16260-2002
《 -信息技術 軟件產品評價 質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 GB/T 16260-2002) 定義了 6 個質量特性和 21 個質量子特性,它們以最小的重疊描述了軟件質量。
( 1)功能性。與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質有關的一組軟件屬性,包括適宜性、 準確性、 互用性、 依從性、 安全性。
( 2)可靠性。與軟件在規定的一段時間內和規定的條件下維持其性能水平有關的一組軟件屬性,包括成熟性、 容錯性、 可恢復性。
( 3)可用性。與使用的難易程度及規定或隱含用戶對使用方式所做的評價有關的軟件屬性,包括可理解性、 易學性、 可操作性。
( 4)效率。與在規定條件下軟件的性能水平與所用資源量之間的關係有關的一組軟件屬性,包括時間特性、 資源特性。
( 5)可維護性。與軟件維護的難易程度有關的一組軟件屬性,包括可分析性、 可修改性、 穩定性、 可測試性。
( 6)可移植性。與軟件可從某一環境轉移到另一環境的能力有關的一組軟件屬性,包括適應性、 易安裝性、 一致性、 可替換性。
3. GB/T 12504-1990
《計算機軟件質量保證計劃規範》( GB/T 12504-1990) 規定了在制定軟件質量保證計劃時應該遵循的統一的基本要求,適用於軟件特別是重要軟件的質量保證計劃制訂工作。
該規範給出了“軟件質量”和“質量保證”的嚴格定義:軟件質量是指軟件產品中能滿足給定需求的各種特性及其總和。質量保證是指爲使軟件產品規定需求所進行的一系列有計劃的必要工作。
該規範指出,軟件項目承辦單位(或軟件開發單位)中負責軟件質量保證的機構或個人,必須制訂軟件質量保證計劃。
4. GB/T 14394-1993
《計算機軟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管理》( GB/T 14394-1993) 規定了軟件產品在其生存週期內如何選擇適當的軟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管理要素,並指導軟件可靠性和可維護性大綱的制訂和實施。該標準適用於軟件產品生存週期的各個階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