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移石故事的启示分享

遇到问题应当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须立即处理,决不可拖延。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往往会遇到反复出现的问题或不良现象,如若讳疾忌医或拖延了事,积压下来,就必然给企业造成困难,甚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来源:普实软件期刊


如何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对于初入职场的人员来说,很是重要。

与老的,旧的思想斗争,转变工作思维,状态,是突破自我的必修课!




在人成长的过程中, 养成的习惯很重要。习惯的养成, 态度很重要:热情积极,则养成的习惯多为正面, 比如遵守时间, 积极完成既定目标等。


就象治水的大禹一样, 为完成目标, 甚至可以别离新婚的妻子, 北上南下,经年而雄心不改, 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完成大业,造福当代, 名垂千古。


如果被动消极,从主观角度上讲, 没有进取心,态度不端正, 紧不起来。 事事喜欢拖沓, 计划多而行动少, 遇到问题就找借口,一屋不少而难以扫天下。


其实企业中也会存在这种问题。创业之初, 人少事多, 条件较差,人人是尽力而为,真是没有条件要上, 创造条件也要上。但当企业有一定起色后, 规模增大, 机构也健全了, 管事的“总”也多了, 讲排场,护短, 大打口水仗。效率反而低下。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企业病。

遇事拖拉是个人习惯或企业精神中很糟糕的一种,是团队精神难以建立主因所在。按如今比较流行的说法, 就是执行力差。



在很多管理类书籍中, 都会讲到一个“老农移石”的故事

"在一块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放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中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终于下决心了结这块巨石。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刹那间,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就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他禁不住一阵苦笑。"


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出企业管理中的道理: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须立即处理,决不可拖延。

有句话这样说:“拖延就是把今天的任务放到明天的肩上, 直到不堪重负, 变成一个负不起责任的人。”





企业管理活动中,通常也会遇到拖延的问题或其他不良现象,如若讳疾忌医或拖延了事,积压下来,就必然给企业造成困难,甚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严重时还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所以,对企业管理中出现频率较多的问题,不应回避,而应抓住苗头,及时调查,追根溯源,尽快找出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如果心中存心拖延、逃避,人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 而很少考虑为什么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 应该如何完成的方法。

笔者有感:



近几年, 笔者在与很多管理者在讨论当前人力的时候, 他们很多都会讲到, 目前的年轻人和以前不一样了,难管。 至于为什么不一样, 各有各说法。我的看法是拖延是目前最大的毛病。


从大了讲, 社会上许多要死人的问题急待解决, 比如住房问题,食品安全问题, 社会诚信问题等。但有些人就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借口, 置民生而不顾。 大多数人也认为这些事是政府的事情, 和我们无关。最终小事情成大问题:严重影响到百姓的居家出行。比如“铁老大”的事情, 只要是个中国人, 对它基本上意见很大, 满意度低。但它就牛轰轰的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就这样, 你奈我何!这次人大代表们终于将它拿下, 举国欢腾! 铁道部遇事拖沓,终有一报!


现在的社会条件好了, 知识的获求比以前来说容易得多:会百度, 走天下! CTR+V用得多了, 则自我思考少了,创新能力没能培养。这种游戏精神造成的后果值得深思。


老农移石, 晚移不如早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