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ERP行業的服務模式

說到普實軟件,其實對於行業的大多數人來說是陌生的。儘管我們在這個行業已經摸爬滾打很多年了。

互聯網時代,你不發聲就會被遺忘,當然也有人說我們是在悶聲發大財;

我們也算是蘇州最大的一家ERP自主研發廠商;其實這在07年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的;09年以後,我們覺得這都是可預見性的;在今天,我們覺得當之無愧。

關於定位,每個企業要生存發展,必須找到市場的契合點,任何一種模式都有一定的保質期,我們也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的調整我們的方向。


關於創新

從軟件層面來講,各大軟件商產品都不差,想做的有新意,難。

做行業類軟件,除非是特殊行業,不然優勢不大,但是行業特性很明顯的,區域市場小,對於前期的小公司來說,成本高,罷了。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熟悉的行業和領域闖出一條生路,在熟悉的軌道上做創新。所以我們走了一條與行業內完全不同的道路,就是從服務的角度去體現我們的競爭力,而且這個路子目前已經走通了,能被更多的企業所接受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07年銷售改用租賃服務制。同時推出柔性的AIO7產品。更加有利於“二次開發”爲的是更好的服務於客戶。

正因爲07年的創新,讓我們在08年經濟危機時,整個公司連續3個月毫無業績,普實依靠前期積累的客戶,幸運的生存並發展了下來。不然可能就如同期創業的其它3家ERP公司一樣,銷聲匿跡了。

大時代格局下的微創新,使公司一直在進步,也孕育了下一個創新時代的到來。如同汽車一樣,POLO每年都會小改款,5年一個大升級,就是這個道理。小改款是適應形勢,大升級是跟上時代。如果沒有中間每年的小升級,POLO銷量上不去,5年時間,口碑全毀了,想重塑品牌幾乎不可能了,優秀的子品牌即消失。所以,POLO每年的小改款,也一直很用心,一直維護着子品牌的銷量及口碑。

08年以後,鼓勵員工從產品、業務、實施以及後續的服務上進行微創新,這也使得我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財富,在應對時代的需求變化時能夠快速轉身。不論是從產品還是從智能化工廠的案例來看,我們都不曾被落下。


關於費用

怎樣合理的定價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作爲專業服務的軟件公司,我們不像大多數友商那樣,按照模塊和站點數報價。我們不會去限制模塊和站點數。我們會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量:

①企業的年營業額;

②企業的員工數;

③企業管理人員的年薪。

舉個例子:一家企業年營業額1.5億,200人,服務費15萬/年。也就是人均負擔 750。

換句話說,按照國家規定,一般企業支出的職工教育費佔職工工資的2.5%左右,假設該企業薪資待遇人均3000,那麼這家企業在信息化上面可承受的支出費用是多少呢?

200*3000*12*2.5%=18萬。

所以這是任何一家企業都負擔的起的。

老生常談的說,就算是請一箇中層管理顧問,一年也得十幾萬,更何況,我們是一個團隊在幫你們服務。

所以項目好不好接,能不能做,合理的報價也很重要。


當然在中國,知識服務付費是很難做的,我們只好用一套軟件去支撐,通過一套軟件去實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跟企業,緊密結合起來。

做服務模式,你第一年收了15萬,第二年收15萬,第三年還要收15萬。如果你不持續的把服務做好,你肯定掙不了這個錢。但是你服務做得好,這個收費是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的。



關於服務(產品、實施、服務一體化)

從保姆式的實施服務向知識傳授方向轉移。在解放大批實施員的同時提高企業信息化的運作效率。

做了那麼多年的服務,也漸漸的明白了一些道理,作爲實施服務公司,重點不是安排顧問或者是實施員凡事親力親爲。顧問和實施員從大局上把控,有很多工作,完全可以放手讓企業內部的員工自行完成。

1.項目經理和實施人員各司其職,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儘量避免人才的浪費。

2.培養企業自己的種子團隊。(軟件商定期組織企業管理員培訓)

3.作爲實施顧問,就是在恰當的時候解決客戶無法解決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客戶向更深層次的方向前進。

這樣,既節省了實施顧問的時間,也讓企業種子團隊的水平更上一層。無論這些學員將來是否還在這家企業,那這些經驗都會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寶貴的財富。


由於客戶的成長,經營理念及業務規則的變化,也在不斷的要求我們有相應的解決方案,爲了長久的留住客戶,我們必須提供與時俱進的產品,即時爲客戶更新,免除升級的費用。

同時,我們獲得了更多的行業經驗,這是一個產品改進體系的良性循環,同時也獲得了雙贏。

不應該讓服務模式成爲一種奢侈品,而是將更好的服務模式引流到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價值上。

突然想到喬布斯的一個廣告: 「Think Different」

“致瘋狂的人:他們特立獨行,他們桀驁不馴,他們惹事生非,他們格格不入,他們用與衆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他們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也不願安於現狀。你可以認同他們,反對他們,頌揚或是詆譭他們,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因爲他們改變了尋常事物,他們推動人類向前邁進。或許他們是別人眼裏的瘋子,但他們卻是我們眼中的天才。因爲只有那些瘋狂到以爲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


我們不算瘋狂、也算不上格格不入,我們最初設定這種有別於市場大趨勢的策略也並不是爲了顛覆行業,改變世界。我們只是爲了能夠在大環境蕭條的情況下,不被市場淘汰;

所以大多時候,我們的特例獨行,只是在當時那種環境下,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儘管很多人都在罵用友或是金蝶,我也從來不會認爲國內還有哪家企業能夠代替他們,至少短期內我沒看到;信息化這個行業市場不小,不是攻擊對方,就能獲得相應的市場;

包括我們的業務員在跟老闆通電話的時候,也從來不會去說其他友商怎麼怎麼不好,只講我們之間的區別,長期服務的優勢。剩下的留由老闆自己去判斷。

這個行業只要你認真踏實的去做,有自己的競爭力,每一家軟件商的日子都不會太難過。


很多時候,你能在這個市場上立足,靠的不是高科技,不是新模式,而是把自己的產品服務做到極致,僅此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