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轩教你学数学》读后感

1  解题的策略

 1.1 理解问题类型

     一般有三种类型问题

  • “证明‘’‘’”,或者推算的问题,要求证明某个特定命题为真
  • “求一个”,或者求所有的值,要求我们求出满足特定条件的一个值或者所有值
  • “是否存在‘’‘’”,要求一个命题为真,要么给出一个反例。

      第一个一般不难,基于定义和公理和它们延伸的定理、引理等,来尝试使用各种方法(归纳法、反证法、数理逻辑推理)等得到这个结果。

     第二个,我们通常必须要猜测一个可能正确的答案,然后对它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其更接近正确答案。

   第三个,更难,必须先确定它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就给出证明,如果不存在,给出反例。

 

统计中的最大似然问题

1.2  读懂信息

     题目会提供哪些信息,需要弄清楚这些信息之间的是如何作用的。

只有t时刻的传播连通图。

1.3  明确目标

找到源点

 

1.4 选取恰当的符号

 这也是数学必须形式化的理由,这些恰当的符合可能会当前问题归约到数学的分支之中,从而借助其他问题求解。

图G(v,e),和一些符号啥的

1.5  用选择好的符号写下你所知道的信息:绘制一张图表,把所有信息写在纸上

(a) 方便以后查阅

(b) 遇到困难,思考

 (c) 激发灵感

 

在我的笔记中有所有的信息,它们的不同组合都可以让问题不太一样。

1.6  对问题稍加修改

有边界效应、或者以p概率抽取、或者有t条件、

  • 考虑该问题的一个特殊情形,比如极端情形或者退化情形
  • 求解简化了的问题(直接在规则树上、线图上做,有理论分析
  • 建立一个蕴含该问题的猜想,尝试证明这个猜想
  • 重新表述该问题
  • 考虑类似问题的解答
  • 推广该问题(见过很多了

1.7 对问题作出较大修改

删除题目给出的条件、交换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否定目标结论。

 

 

1.8 证明与问题相关的结论

任何在问题定义和公设或者算法模型啥的,有啥小结论都可以尝试证明它。

 

1.9 简化、利用题目的信息,实现战术目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