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很可怜

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不仅仅只是在听完新网师郭建珍老师讲授的两节《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之后。应该是在我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就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概括。因为觉得只是个人的感性体验所以不便形成定论。而在读完全书且听完课程之后,我好像为自己的这种体会找到了应证。

阿德勒不赞成对儿童实施惩罚,他的观点是:惩罚只会强化儿童错误的认知。而我们应该允许儿童犯错,然后帮助他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可以说,没有犯错就没有儿童的成长。

这也正好符合我一以贯之的孩子有错误就沟通的行事原则。沟通不是纵容与姑息,更不是放任与从轻处理。而是在借助对话与交流对儿童进行理解、开导与帮助。培养儿童正确的人格。

在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这种沟通有时是个体进行,比如直接与犯错的单个孩子对话。有时是集体进行,比如就孩子所犯错的事件在全班进行公开讨论,大家一起交流,达成共识。有时我会告知对方家长详情,由家长在家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

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会有其成效或短期或长期,但同时也有其弊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屡教不改,旧疾时时复发让老师、家长头痛不已直至孩子自己都会说:我也不想这样,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一个才上二年级的孩子就发出这样的无奈之语。想想也挺让人忧伤。按照阿德勒的研究学说:儿童的人格是在儿童的早期形成的。也就是儿童3—5岁或3—6岁的时候。形成了稳定人格的儿童与没有形成稳定人格的儿童在进入小学时是有非常大的区别表现的。比如:缺乏自控力与专注力就是典型特征。

于是一年级的教室里常常会出现有的孩子能很快适应新环境,并且融入其中,与老师的教学节奏保持一致。因为其入校前的社会情感已经发展充分,对于集体、合作与人际交往都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而有的孩子却只顾自玩自的,要么坐不住、无法投入课堂,要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或者只是一味要求别人倾听自己却不愿倾听他人,比如喜欢不时打小报告“老师,我的橡皮不见了”“老师,我找不到本子了”等等。

身为老师,最难的还不是应付孩子间的差异,如果理解了儿童的人格形成,我们就能坦然接纳这种差异,而不是强求人人相同。最难的是,如何将这种差异给孩子带来的学业影响降至最低。

就我所接触的家长中,几乎没有人表示自己是不关心孩子身心健康、学业发展的。更有甚者,为孩子的付出远远超出对自己的投入,令人感佩。

但也不得不说,有些孩子的家庭环境与背景真的让人心生怜悯。有几个个案可以充分说明儿童的人格低下其实完全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所致。

我曾家访过一个叫强的孩子,家中三个娃,他是老大。另外还有一个妹妹和弟弟。爸爸妈妈全职工作,一个是包工头,一个是私企员工。奶奶在家照顾三个孩子的吃喝拉撒再加接送。强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重点是品行不太好,总不遵守课堂纪律,常与同班同学甚至外班同学打架,有一次还导致耳朵受伤流血。

他爸爸与我有过几次接触,教育孩子的道理他都懂,说出来一套一套比我还在行,可落实到行动就变成了拳头加武力。孩子妈妈虽然反对他的方式,却也不愿花时间去耐心教导顽劣的儿子,宁可找份工作以逃避这一切。对孩子的行为与丈夫的举动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强就这样一直迫于老爸的暴力在家做着乖乖仔,在校本性出演着调皮孩。几年如此,不曾扭转。

继的变化发生在父母离异后。以前只觉得他是个挺活跃偶尔有些爱捣乱的孩子。后来突然就发现他变得沉默木讷起来了。不写家庭作业,课上也没什么精神,问他什么话基本不开口,似乎不明就里。整个人明显蔫了。开始和他妈妈反馈这种现象时,他妈妈的解释是因为他在家做作业磨蹭,她忍不住打了他,所以他可能有点情绪。谁曾想,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孩子越挨打别磨蹭,她也越打越心急如焚,母子关系濒临破裂。加之与孩子爸离异后,她和继成了白天一起生活,晚上各奔东西的人。

或许,继的沉默、木讷只是一种假象。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虚弱,面对父母离异,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能做什么?他以磨蹭来对待作业,会不会是为了获得母亲更多的关注,他对妈妈发出的暗示其实是“我需要你在我身边,哪怕只是辅导作业时的几句唠叨,我也愿意。”我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继的妈妈全盘否定了,她认为:孩子并没有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方,白天和妈妈一起吃饭,晚上和爸爸一起住,他们其实都和孩子在一起啊。相反,他们各自都很爱继,也对继很好。虽然她脾气暴躁,有时候忍不住会用电饭煲的线来抽打继……

听到她这样的讲述,我的心已经不只是震憾而是接近瓦解了。用电饭煲的线打孩子!怎么能有这样的事!疼痛能缓解孩子心灵的孤独吗?她以为是在治理孩子磨蹭、拖欠作业行为。其实只是雪上加霜,往孩子伤口撒盐啊。自此,我再也不敢与她过多交流孩子的学习了。

我们的身边,还有多少家长是在用简单粗暴、拳脚相加行使着自己的职责与义务?而这样的方式有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一劳永逸了呢?

小杰是个未开学前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孩子。在班级微信群,我让每个家长拍一个孩子的小视频给我看,好让我提前了解下他们。小杰皮肤白,又爱笑,一说话,眼睛就眯成了一弯月亮。

入校后,我发现他超级话多,爱开小差,爱走神,爱做小动作。也爱举手抢答我的提问,但往往答非所问,因为他很多时候压根没把问题听清楚,听明白。看得出他专注力与耐心不够。几次单元测试,他的分数明显比其他同学落后,家里人急了。我也如实反馈了他的课堂表现。因为爸爸在外,妈妈又是工厂职员每天两班倒,教育他的重担全落在了奶奶肩上。严厉的奶奶于是严格执行妈妈的指示,在家各种严加看管,所有的威仪全部使出,实在觉得自己不起作用时,奶奶还会向在外的儿子告状。有时爸爸一回来,小杰首先迎接的就是批评与责备,甚至打骂。日子久了,小杰打是没少挨,在学校,脸上的笑容也少了许多。但课上仍然是走神频频,即便坐在我眼皮下我随时触手可及的第一排位子也依然如此。要么玩尺子要么玩剪刀,甚至其他玩具。

奶奶的操劳仍然有目共睹,群里发送背诵古诗、课文语音,他是从不会落下的。每天的作业,即使我发布在了班级助手,奶奶有时也会打电话给我亲自确认,然后督促着他认真完成。甚至还没学习到的课文,奶奶也会不时逼着他提前读一读,唯恐他一闲下来,就去拿爷爷的手机玩了。

在家被安排得满满的小杰,到了学校自然是要耍开手脚地疯玩了。经常是上课铃声响完了,他才一头一身汗地跑回教室,待到再次下课,他又箭一样地离弦而出。有时,想趁机给他纠正下练习册上的错题根本都找不到人。

以上例子不止一两个,类似于此的还有。在我看来,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在遭受着不当的家庭教育,尤其是接受了太多的惩罚,具体来说是体罚。认为体罚就是教育的家长无疑也暴露了自己教育手段的匮乏与落后。事实上,以暴制暴的做法丝毫没有改变孩子的任何行径!但他们自身的局限使他们意识不到。

相反,正如我在前文引用的阿德勒的观点:惩罚只会使孩子强化自己对错误的认知。因为作业磨蹭而挨打,从此对磨蹭形成了深刻印迹。不磨蹭都不行了。最后把磨蹭等同于挨打,中国古话有说“杀人不过头点地”,挨打也就那几下子,只要爸爸妈妈动过手了,泄愤了,这事就算结束了。

但孩子和家长却永远也认识不到磨蹭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做题有难度还是思想倦怠不想做还是时间管理不明晰,还是故意以此引起他人注意博得关爱?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教育的问题。如果不从教育方式反思入手,一味地认定孩子个性多么多么折磨人,比如不听话,不懂事,不自觉,不细心等等,就很难从根本解决一切。

为什么经常犯错的孩子总是犯错,因为他们的家长首先就没有弄清孩子犯错的原因。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如果没有在家庭早期教育就得以健全,以后的学校教育就会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这样一想,就会发现:孩子,其实是无辜的。他们根本没有选择自己是否出生的权利,就被父母一厢情愿地带至人间。如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任由他们在上面涂抹。既是承受着他们的爱,也是承受着他们的痛,然后生活着。

而学校教育的意义,或许也就这里吧。只是我,常常深感自己有心无力,唯有一声叹息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