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老式教学与新式教学

所谓老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我们称之为满堂灌。满堂灌也并非没有必要,如果你的教室里坐了200名学生,你很可能满堂灌。事实上,许多大学课堂也就是这样的。

所谓新式教学,就是把学生的学放在中心位置考虑,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每一节课教师的教学都围绕着学生的活动来设计。教师采用问答、小组合作、讨论、竞赛、表演、比对、质疑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在整节课中始终处于活跃的学习状态。

老式满堂灌的教学适合大班,适合某些学科,而新式教学适合小班,适合另一些(例如语言)学科。看起来是这样。不过我想,班级比较大,也可以尝试采用活动式的教学方法(分小组)。具体到某些学科和教学内容,则即使是小班,恐怕用讲解为主的办法也是必要的,这样做效率比较高。

所以将教学方式贴上“新”“老”的标签要慎重,老师对此也不要做绝对化的理解。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仅此而已。我相信100年之后满堂灌也是需要的,而活动式的课程或将与之并存。

为什么?因为需要。这与人类物质生活有所不同。有了电灯,油灯就被废弃不用了;有了楼房,草屋就被淘汰了。人类的精神生活不是这样的规律。

有了科学,信仰(甚至迷信)也还会存在;有了某些新的教学方法,原有的教学方法也不一定退出历史舞台,它们仍有活动的空间和存在的价值。这不完全是因为教师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而是因为各种教学方法皆有独到之处,都有利弊。即使是最被人诟病的死记硬背之法,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只要你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它仍能闪光。

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所谓新式的活动式的课程,光具备小班的条件是绝对不够的,还要求教师要有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的能力。没有这个条件,即使是一对一的教学(不能再小的小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和上大课没什么差别。

你看很多老师给个别生单独补课,无非是“再讲一遍”而已,他前后用的是同一种教学方式,因为他实际上只会这一种方式。这种情况下,千万别说什么“班额太大,我怎么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也好,活动式教学法也好,都需要内外两方面的条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