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造句“豇豆像蛔虫一样”,老师该打几分?

“豇豆像蛔虫一样”。这可不是段子。

我上小学的时候,记不清是几年级了,老师留了家庭作业,题目是用“像......一样”造句。某位大才的同学就堂而皇之地写了这个句子交上去。后果嘛,不用说,自然是惹得年轻的女老师花容失色,把这个作业当作反面典型在课堂上大加批判,以至于我对这位同学天才般的想象力记忆深刻,至今不忘。

想当年老师在台上大发雷霆,我和全班同学一起在台下偷笑不止,因为从来没有人敢公然把这么恶心的一件东西拿来比喻食物。但其实我一直没想明白,这个比喻有什么不妥。

按照小学教材的要求,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有三大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而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构成合格的比喻,基本要求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并且二者之间要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用这个要求来考察“豇豆像蛔虫一样”这个句子,我不得不承认本体豇豆和喻体蛔虫是迥然不同的两类事物,二者之间在又细又长这一形态特征上具有鲜明的一致性。所以说,从语法角度来看,这个句子是完全合格的。

那么激怒老师的是什么呢?我想不外乎两点,一是道德情操,二是语言文字。我们都知道语文课除了教人识字之外还有高台教化之功,是道德说教的重地。在我们的正统观念里面,真善美是三位一体的。这位同学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丑恶的、需要用小药片去赶尽杀绝的蛔虫与代表劳动人民胜利果实的食物相提并论,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者,祖国的语言文字多么美好,语文课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优美的词汇和句式。在各类语文考试中,词汇的丰富多变、语言的优雅考究常常是作文评分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要求学生大量背诵名人名言、成语诗词等等,以便在作文中熟练应用。

这当然是对的。不过,语文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教法。

加拿大的小学语文教学就十分明显地从实用出发,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条理分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从一二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求学生辨别“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并且学习如何用“事实”来支持或反驳一个“观点”。他们的作文也会考察所使用的词汇的多样性,但却更加看重结构和层次,看重逻辑。

我家小姑娘刚刚上完一年级,从学校训练得来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教学所追求的实用性。

暑假里我们一家人去湖边度假,遇上个下雨天,只能待在屋里,没什么好玩的。小姑娘一时却来了兴致,拿过电脑,说是要写一篇文章。

“你要写什么?”我问她。

“Beaver(河狸)。”小姑娘胸有成竹:“我知道关于beaver的所有事情,你们什么都不知道。”

“那好吧,你写出来给我们看我们就知道了。”

很快,小姑娘用谷歌胶片制作完成了一套关于河狸的胶片,图文并茂,有事实,有观点。

封面言简意赅,只有一个字——Beaver(河狸)。

接下来满满一页,描述了河狸独特的牙齿。

Beavers have orange teeth on the outside. The orange part of its teeth is harder than the white side that is inside. One day the beaver's teeth can grow up to 40 feet long that's why beavers need to chop wood. Beavers eat the soft bark inside the tree's.

河狸的牙齿外面是橙色的。它的牙齿橙色的部分比靠内侧的白色的部分更加坚硬。有一天河狸的牙齿可以长到40英尺长,这就是为什么河狸需要啃木头。(可以磨掉一部分牙齿防止长得过长。)河狸会吃掉树干里面的软木。

看到这段文字以前我真不知道河狸的牙齿是橙色的,而为了增加文章的可信性小姑娘还自己从网上找到了橙色牙齿的图片放在胶片里面。她还找来了被河狸啃过的树干的照片,并且在软木碎片旁边加上了注释。

下一页又来了。

Beavers build dams out of wood. They also build beaver bridges out of wood. They are called beaver bridge not because they are shaped like a beaver, they are called beaver bridge because beavers built them. Beavers slap their tail to the water when there is an emergency.

河狸用木头建造堤坝。他们还用木头造桥。那些桥被称作“河狸桥”,这不是因为它们长得像河狸的形状。它们被称为“河狸桥”是因为河狸建造了它们。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河狸把他们的尾巴拍向水。

同样,这页胶片上也有“河狸堤坝”和“河狸桥”的图片。小姑娘的这段文字又一次显露了我的无知。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河狸堤坝”,还从没听说过“河狸桥”。

这还没完,事实讲完了,文章的最后一段还有观点的表达。

Otters are the only one who can go in to the beaver dam because the opening is under water and otters can swim.

I think beavers are heros because their bridge help other anamals get across so protect beavers and other wild life. 

Thank you for reading and I hope you have a great year! Bye!

(除了河狸自己,)水獭是唯一能进到“河狸堤坝”里面去的动物,因为入口开在水下而水獭会游泳。

我认为河狸是英雄,因为它们的桥帮助其他动物通过(水面)。所以,保护河狸和其他野生动物。

谢谢你的阅读,我祝你今年过得好!再见!

很显然,最后一句是课堂讲演的遗风。

胶片的最后一页除了附上她从网上搜罗来的河狸图片之外,小姑娘还硬生生拖着鼠标当画笔“手绘”了一个小女孩的形象。

“你这画的是你自己吗?”我问她。

“嗯。”

“你手里拿的什么呀?”

“垃圾袋!”小姑娘说:“我去捡垃圾。”

原来如此!她的文章最后号召大家要保护动物,而她的确也身体力行过在户外清捡垃圾的行动,以免垃圾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

度假时遇雨,没有任何先兆地抓过电脑就写,转眼间写出这样一篇文章,让我对小姑娘的动物知识和语文能力都感到有些惊讶,同时也对加拿大小学的语文教学注重实用的观念又有了新的认识。

写完这篇关于河狸的文章不久,小姑娘的中文课出了些造句练习,目的是帮助掌握某些字词的使用方法。

首先是“把”字的用法。

小猴子西瓜(             )。

小姑娘上的中文课是针对海外华裔儿童设计的,侧重识字但不强调写字,所以这类造句练习只要求学生能说出来,可以由家长帮忙写在作业本上。

于是我问她:“小猴子把西瓜怎么样啊?”

“吃掉了。”小姑娘不假思索。

“不错。我帮你写下来。下一个——”

下一道题脱胎于她学过的《乌鸦喝水》的课文。

乌鸦小石子(            )。

“这句怎么说?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样?”

“嗯——”小姑娘显然不愿意套用课文的故事情节,歪着头想了想,然后边笑边说:“乌鸦把小石子放在脑袋上!哈哈!”

“哈哈!”我也笑了:“乌鸦怎么把石头放在脑袋上啊?”

不过我还是依着她把这句话写了下来,因为从语法学习的角度这个句子并没有错。

造完了“把”字的句子,还有“以前”和“以后”要造句。

“来来来,看看‘以前’和‘以后’。”我说。

秋天到来以前,(                  )。

“秋天到了以前,”小姑娘念着题目,又想造个什么别出心裁的句子,不过没想出来,于是老老实实地说:“我要玩水。”

“很好,”我说:“秋天天冷了就不能玩水了,所以要在秋天到来以前玩水,很好。”

正说着,小姑娘想要去上厕所了,扭身就跑。

“哎,”我叫她,“还有最后一句了,做完了再去不行吗?就一句话的功夫。”

他哭了以后,(                       )。

我把题目念给她听,小姑娘头也不回,大叫一声:“他哭了以后就去上厕所了,哈哈。”

她一说上厕所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被我的小学老师批判过的那个蛔虫的句子,于是我也乐了。想了想,语言学习还是要以实用为重,这个句子同样是在语法上无可挑剔,所以我也就不追究它够不够优美了,于是我把这个上厕所的句子也写在了小姑娘的作业本上,交给了她的中文老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