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些人看不慣別人野性消費? §什麼是「野性消費」? §爲什麼非理性有時讓人焦慮? §結語:消費沒有必要全是理性的,因爲人本來就不是隻有理性

前一陣子,又有某外國品牌忽視國人對國家完整性的重視,做出讓國內消費者失望的舉動。致使一羣國內消費者,通過對國產產品的高額消費,表達他們對於某些國外品牌的失望,同時表達對於國內品牌的支持。

這股消費風潮,有人在網絡上稱其爲「野性消費」。

野性消費,引起某些人的支持和效仿。但也引起某些人的擔憂,他們擔憂野性消費會對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什麼是「野性消費」?

如果我們想要批判一個社會現象,在批判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這個社會現象,否則很可能陷入「稻草人謬誤」。

所謂稻草人謬誤,就是一個人嘴上說是要討論A,實際上討論的卻是B。比如有的人大肆批評野性消費,但實際上他批評的壓根不是野性消費。那麼他批評半天,就是在批評一個稻草人,一個假想敵,再怎麼批評也批評不到點上。

所以我們要先給野性消費定調,才能好好討論野性消費的問題。

野性消費的核心概念,是「野性」。

但野性是壞事嗎?比如因爲看見某些外國品牌有了不恰當的營銷,我們通過支持本土品牌來回應,這表示這些消費者在做壞事嗎?

從相關的事件來看,這個野性或許應該翻譯爲「非理性」。而某些人似乎把野性解讀爲「不理性」,因而帶有貶抑。

非理性和不理性是兩回事。理性,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他的意思是人和其他動物不同,人通過分析、綜合與使用語言等能力,進而明辨是非,獲得真理。

所以理性不是指一個人總是鐵面無情,像個機器人一樣對待每一件事。真正的理性是能夠應對各種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

而「非理性」,指的是和理性相輔相成,人具有的另一項能力。非理性包括人的情感,對生命的熱愛。比如一個人如果完全理性思考,他可能不會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人。但人有時會選擇聽從非理性的聲音,捨己爲人。

當一個人想要捨己爲人,他的理性還是在運作,比如一位犧牲自己的消防員,他在救人的時候,會運用理性來思考「我該怎麼救人」。

人的理性與非理性乃是一體兩面,是人的意志做選擇的依據,所以人不會變成一臺行走的電腦,也不會變成一個純然感情用事的動物。

至於不理性,則是指一個人在該理性的時候,他卻硬是要做出不理性的決定。所以一個不理性的人,當下他往往處於沒有理性,也沒有非理性的狀態。不理性的人,他基本是把自己降格爲動物,聽從動物的本能衝動。

因此,包括存在心理治療在內的人本心理學,都會着重於引導人們合宜的使用理性與非理性。比如有些男性覺得哭泣是可恥的,是沒有男子氣概的,於是他們會壓抑自己非理性的需求,但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會造成危害。在諮詢師的引導下,這些男性會漸漸接受自己非理性的需要,懂得和伴侶傾訴,允許自己也會有情感方面的軟弱和需要。

所以一個人要避免的不是非理性,而是不理性,以免不理性給自己造成危害。

比如之前有個新聞,一位女士跟男友吵架,結果賭氣跳到水裏,要男友來救她,結果男友不太會游泳,結果女士因此喪命。此外,研究顯示,酒精會降低一個人的理性能力,導致人做出更加不理性的行動。這都是我們平常要避免的情況。

從這裏我們回頭看「野性」,如果一個人的消費是不理性的,那這種野性可能就是我們不樂見的。但如果一個人說的野性是非理性的,那麼這可能只是一種愛國的情感表現,並不是什麼壞事。


§爲什麼非理性有時讓人焦慮?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會發現,理性往往被大人過份強調,而非理性卻因爲經常與不理性混淆,導致被視爲應該要排除的人格缺點。

同時,大人也因爲擁有孩子沒有的權力,使他們內心湧現無能感的時候,更容易用語言和肢體暴力去剝奪孩子思考的自由,進而阻礙他們學習使用非理性的能力。

因此,理性消費,如果是非理性的消費,我以爲是應該受到鼓勵的。就像我們出於愛國而把原本要買外國貨的錢,轉而買國貨。但我們因爲使用的是非理性,所以我們還是可以在挑選國貨的時候,做出理性的選擇。

比如爲了展現對國家的熱愛,選擇買國貨,然後我用理性在國貨品牌中選擇我喜歡的牌子,購買我需要的產品。短時間看起來,我好像買了挺多東西,實際上我只是把接下來生活需要的東西,提前買好而已。

但不理性的消費,是把理性拋掉。用心理諮詢的術語,就是任由自己的心智年齡「退行」成小嬰兒,任由自己變成一隻巨嬰。然後把卡刷爆,買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所以不理性的消費者,在外國品牌辱華之前,他們大多平常就是沒有節制,經常做出不理性消費。不管國貨還是洋貨,他們花起錢來都一個樣。

既然不理性的消費,我們要避免,那爲什麼非理性的消費,也會引起某些人的焦慮呢?以致於有些人面對他人的非理性表現,會急着要阻止對方。

比如有的男性非常怕看到女性哭泣,他們會因此手足無措。有的男士會開始幹些其他的活,假裝沒看見,逃避面對哭泣的人。

有的父母害怕看見小孩哭泣,他們有的會大聲喝叱孩子,要孩子「不許哭!」,甚至威脅他們「再哭,我就叫警察把你抓走!」。

表面上看,這樣說的父母擁有很大的權力,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他們根本展現不出任何力量,而是慌張下,通過對孩子吼叫的方式宣泄對自己的無能感。

還有些經歷「那個年代」的人,他們經歷過喫不飽飯的日子,在那個年代,任何一點浪費糧食的小事都會被大人嚴厲斥責。到了現代,當他們看到某些人大手大腳的花錢,會引起他們在那段日子受的心理創傷。他們會通過攻擊那些消費者,安放自己內心對浪費的焦慮。

但就像我們看一條或小紅書,有些人改造房屋的花銷比一般人買房的錢還多,對於那些有資本,也有審美能力和改造願望的人,他們花能力範圍內花再多錢,那依舊是理性的,而不會被說是野性的。

這就反應「野性」壓根充滿某些人的偏見,好像在指責某些人用超出我們自己能力範圍的方式花錢,他們就是不對的。

所以當我們看見野性消費的現象,首先我們要分辨一下,這羣消費者到底是受非理性驅使,還是受不理性驅使。

接着,如果覺察到他們其實是非理性消費,但我們如果內心還是有焦慮、不安的感受,那麼這時候我們可能要自我檢視一下,我們是不是在成長過程中,非理性的自我受過大人無情的打壓,導致我們沒有真正接納自我非理性的一部分。


§結語:消費沒有必要全是理性的,因爲人本來就不是隻有理性

有太多人的非理性意願沒有得到尊重,他們的非理性能力沒有得到增長。這都是非理性和不理性混淆,使得非理性被污名化的結果。

同樣地,屬於非理性消費的野性消費,也是一種被污名化的消費方式。不理性讓一個人不考慮後果,但非理性是一個人通過他的熱情和情感,驅使自己去承擔更重大的責任。

就像有的人放棄人人稱羨的好工作,選擇出國讀書,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理性能力使他知道該如何做好準備,完成申請,但這依舊是一個冒險的行動。但這個冒險不是不理性的衝動,而是出於非理性的動力。

消費,是現代人表達意見的工具。看見欣賞的藝人代言某產品,我們可能就會買該產品。出於愛國的熱情,我們可能會把原本買外國貨的錢,轉而用來支持國貨。

我們沒有必要害怕野性消費,只要我們的消費物有所值。這需要我們將理性與非理性恰當的結合在一起,也就是更完整的接納我們自己理性思維的能力,以及情感和激情。



作者:高浩容(公衆號:容我說;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別害怕當個流淚的大人》、《你好,光明村》等著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