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決策及經歷,遠比詩詞更值得研究

詩人是否都是性情中人?真實狀況我們總是無從知曉,不過在文學作品及人物傳記、或是古人自己的作品中,獲取的有關時代背景及同一個人物的信息越多,我們就越是會對人物的瞭解逐漸加深。

陶淵明自20歲開始便多次爲謀生而一腳踏入仕途,但期間卻又因自己的國家動盪、官員貪腐而多次“請”辭,說請還是顯得太客氣了,因爲光憑他不願爲五斗米折腰就從縣衙拂袖而去的狀況看來,他的辭職都是糾結一番後在某個契機下瞬間做出的決定。

其實通過陶淵明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前半生都是在焦慮、痛苦中尋找自我,纔會反反覆覆地在爲官和辭職中跳進跳出,先後歷任於王凝之、桓玄、劉敬宣等人麾下,但都因不願做違心的事而不斷地選擇逃離。

而最後一段任職經歷便是爲期80多天的彭澤縣令,義熙元年(公元405年)8月上任,11月便辭官隱居,自此,陶淵明也有了明確的判斷、立場及想要堅持的原則,在是否繼續爲官這件事上也不再搖擺不定。

也正是這時創作出了《歸園田居》,換言之,他的後半生卻徹底找到了令自己愉悅之餘、也令旁人稱羨的那個自我。這一點在心理學上來看,也是非常難得治癒成果,即不必再做不符合自己核心價值觀的事情。

陶淵明的可愛之處,也在於他的真性情,爲什麼這麼說呢?原本依照他的祖父輩們在仕途及政治上的成就來看,持續走仕途這條路對他來說,並不難,而由於他8歲時父親的離世,致使他從那時開始便跟隨母親寄居在外祖父家中,因此在他成長過程中,又不斷接受了來自外祖父一家的影響,即淡泊名利、任性灑脫。

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在根植於他的內心深處,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他會三番五次地選擇做官後又選擇辭官,同時在《歸去來兮辭》中,他也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他上任彭澤縣令一職的具體原因嘛,一爲謀生計,二因離家近,三則是可以用公糧釀酒,正好滿足了他飲酒的嗜好。(“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爲酒”。——《歸去來兮辭》)

因爲陶淵明個性當中的任性灑脫、糾結、真實,我們才能看到他內心那種“既爲官又心念故居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纔有了對田園生活的無盡嚮往及歌頌的詩句。

讀過詩人們的經歷和真實感受後,我們纔有了了解他們的可能。

這本書中向我們展示了21位古代文人在爲官的過程中遭遇的種種苦難及不公。

比如,唐代詩人杜甫,7歲便開始作詩,出身、家境都沒得說,然而736年杜甫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落選。747年參加應唐玄宗的詔去長安參加考試,又因主考官在皇帝面前耍了一場“野無遺賢的”的小聰明,導致所有考生全部落榜,而杜甫正是其中之一。

直到755年,纔得到一個看管兵器的曹參軍一職,此時,他已獨自在長安待了8年之久,當他興致沖沖地想要回家告訴妻子自己終於求得一官半職的時候,竟發現自己年幼的兒子已被餓死。

杜甫和妻子楊氏成婚十餘年(741年兩人成婚),一直是妻子自己在照顧着全家,困在長安多年的杜甫回到家中看到眼前這一切,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內疚。

隨後又因安史之亂攜妻子一同搬去鄜州避難,接着又獨自一人去投奔肅宗,不料卻又因爲他的仗義執言而得罪了肅宗,於是又被趕出朝廷,於是他又“獲得”了與妻子楊氏重逢的機會。

清瘦的妻子穿着一身打滿補丁的衣服,而杜甫也已滿頭白髮。我們都知道杜甫在外漂泊的這些年,從不避諱對妻子的思念,因此這一次,杜甫下定決心再也不和妻子分開了,於是他便帶着妻兒避難入川,這一待就是十年。

只是未能爲官,也沒能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楊氏甚至要靠變賣金釵來換口糧,可想而知,杜甫心中自然內疚不已。就是這樣一位不論自己身處何種困境,卻依然憂國憂民的詩人、書法家,這一生經受着源源不斷的坎坷。

不過古代文人也並非沒有其他的選擇,否則又怎麼會有像賀知章、李泌、林逋等這般不乏智慧卻又無需與人爲敵的代表人物呢?

他們也都會面對兩難的境地,但只要尊重自己內心的選擇,就不會太糟糕。

看起來,不論生在哪個年代,人們都一樣會爲當下的環境、遭遇、經歷所苦惱。正如本書封面上所寫“他們的故事開篇:讓我來拯救天下蒼生;他們的故事結尾:不是我不行,是這個時代不行。”

自視過高、任性、酗酒等惡習,令一部分文人自認爲自己只是生不逢時而已,但真相是他們的詩篇、經歷都已暴露出他們的性格特徵及心理狀態,同時也被後人不斷以各種各樣的視角進行着剖析。

爲官、入仕,不過就是求職及工作經歷的一種,誰在工作中又不會遇到困難呢?現在看來,不過是他們自己的爲人處世之道左右了他們的選擇,併爲此或多或少着付出了一些沉痛的代價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