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前概念,让我们的思维更清晰

下午五(2)班的李老师跑过来跟我说,他们班今天有七、八个学生请假,全部是流感,我们申请换一间教室上课。我说那间教室放学后进行消杀,明天教室环境就好一点了。李老师说,不行,要换教室,不然有病毒。我跟她说了一大堆还是不理解,我说换一间教室就没有学生感冒了吗?原教室消毒后跟换一间教室有什么区别?但李老师就是说不通,她的前概念里就认为原来的教室里有病毒,不能上课了。

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学生身上,有时候我们跟学生讲一道题,我们尽管讲得很清楚了,但学生总是听不明白,这很可能是他的前概念影响了对解题思路的理解。一个人脑海里的前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话,那他就不容易接受新事物了,在日常生活中,那种思想固执的人往往就是前概念作怪,影响了他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导致思想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了。这是前概念阻碍了新概念的吸收,因此始终在以前概念中解决问题。如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看到什么比什么“多”,就用加法,什么比什么“少”就用减法,这在大部分题当中是适用的,但有些题中“多”要用减法,“少”要用加法,学生的前概念当中就存在原有的固定思维,他们没有理清题里的数量关系,所以题型一变就不会做了。

在新网师的学习中,我就对一些概念搞不清楚,尽管是看了许多次,但头脑里总是对这些概念不能深入理解,如“元认知、底层逻辑、第一性原理”等,感觉这些概念在我头脑里很模糊,看过了就忘,我觉得问题就在于没有真正理解这些概念背后的背景,没有把理论与实践打通,思维里总是以前概念来认知,不能相通。

在这里我们说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一只小蝌蚪和一条小鱼在水里是好朋友,它们无话不谈。小蝌蚪长成了青蛙后,离开了水里,来到岸上,看到了一头奶牛,回去就跟小鱼描述,我在岸上看到了一头奶牛,有两只角,有四条腿、有黑色的斑块,有尾巴,有乳房,小鱼根据它的描述,在自己的内心就形成了对奶牛的认知,这是一头这样的牛:像鱼一样的头,像鱼一样的尾巴,有四条腿,这活生生的成了四不像动物了。在鱼的前概念里,牛就应该是这个样子,青蛙跟它描述十次,小鱼儿对奶牛还是这种概念。这个例子说明鱼的脑子里没有建构起牛这个动物的核心形象。

我们埋怨学生总是犯错,或者很难掌握某些概念,这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前概念,或者说先前的经验阻碍了新概念的掌握。学困生经常不交作业,调查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他们根本不会做。上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他们基本上是听不懂,很多老师就认为学困生脑子太笨,理解能力太差。殊不知,是他们对某个知识点的真相搞不清楚,有些概念没有真正地明白。有时候上课老师讲的知识,听明白了,但课后题变换一下内容和数字学生就不会做了,学生总是用前概念来解决问题,新概念没有被吸收,虽然是反复地练习,多次的讲解,但总是不见效。

要让学困生们真正掌握知识,达到融汇贯通的程度,我们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真正让他们了解知识背后的背景,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让学困生们真正的成长起来。如一年级教学1+2=3,如果你光靠嘴来讲这个算式,估计一些学困生是理解不了的,而我们老师认为这个太简单了,讲一、二遍还听不懂,就责怪学生太笨了。而学困生确实理解不了,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这个表象,如果老师能用直观的教学来让学生加强感性认识的话,效果就不一样了。老师拿出一颗糖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地说出是一颗糖果,老师再拿出两颗糖果,问学生一共有多少颗糖果?有实物给学生看,学生头脑里就把1转化成了一颗糖果,把2转化成了两颗糖果,这样来理解这个算式学生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说了那么多,我们现在知道什么叫前概念吗?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说的:前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某科学概念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小学生由于考虑问题不成熟,很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老师们只有理解了前概念的含义,才能真正理解学困生的无奈,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帮助他们理清知识的内涵,让他们真正冲破知识的束缚,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