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小偉,小偉,快點把垃圾倒了!”班主任火急火燎地奔向班裏喊道,少先隊督查組快到二樓了,班主任看到教室後面的垃圾桶裏還是滿滿一桶垃圾,氣就不打一處來。有同學說:“老師,小偉到現在還沒來!”都快要上課了,小偉怎麼還沒來呢?李老師趕緊叫其它同學把垃圾倒了,那個倒垃圾的同學極不情願地提着垃圾桶走了。要知道,平時班裏的垃圾都是小偉包了,每天第一個到班裏的也是小偉。小偉看到地上有垃圾,很自然地會拿起掃把去掃,所以每個月督查組檢查,李老師班衛生這一項總是滿分。全班同學也都習慣了,班裏有個“衛生專業戶”,確實讓李老師省了不少心。但帶來的後果是,把全班同學都慣壞了,其它同學都喪失了勞動意識,小偉不在,班裏的衛生就沒人管了,在巡班的過程中,我瞭解到這種現象,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對李老師的班級管理產生了深深的憂慮。

一、爲什麼小偉成了“衛生專業戶”?

小偉是老師眼中的學困生,上課時小偉總是坐不住,不是擺弄鉛筆就是去動別人的後背,其它同學紛紛向老師投訴,老師把他叫過來,不分青紅皁白就是一頓批,在老師眼中,小偉成績差,紀律又不好,成天喜歡動這個,動那個,全班同學都不喜歡他,所以,凡是有學生來投訴小偉,都是小偉的不對。但每次老師批評小偉,小偉都樂呵呵地接受,從來不會有牴觸情緒。

小偉雖然成績不好,但他也是有優點的,小偉熱愛勞動,有班級集榮譽感,每天一進班,就忙着把班裏的垃圾掃乾淨,把桌椅擺放好。掃完垃圾還幫着值日老師打掃辦公室,在勞動時,小偉感覺最開心,他小心地擦拭着教室外面的每一塊瓷磚,來來回回地要擦好幾次,每一位老師來他們班上課,都誇班裏的衛生很乾淨,同學們感到很高興,卻沒有人會想起這一切都是小偉的功勞,我們的教育是不是缺失了一點什麼?

小偉在班裏人緣不好,他做的這些好事,在其它同學看來,都是應該的。在老師眼裏也是這樣認爲,一個成績不好,又生性好動的孩子就應該讓他做點事情。就是這樣的一種思維定勢,讓小偉成了大家眼中的“衛生專業戶”。

二、這種班級風氣是怎麼形成的?

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是養成教育的其中一項。班裏的衛生是公共環境,人人都有義務來維護的,但老師首先是戴着有色眼鏡看學生,那些問題學生,在老師眼中總是一無是處,只要是成績不好,就算是做了一百件好事,都無濟於事。老師首先有這樣的認知,那麼他就會時不時地在班裏表露出相關的言行,同學們看到老師都這樣認爲,那麼他們的心理也會產生同樣的認知。成績不好,紀律差的學生會被別人瞧不起,成績好的同學對待成績差的學生的態度就不一樣,這樣,自私、冷漠的班級風氣就會形成。

三、我們要如何對待問題學生?

像小偉這樣的孩子,他們的問題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據我的瞭解,小偉的生性好動是很多孩子都有的毛病,好動的行爲有時是不由自主的,小偉有時候也控制不住,有時候知道這樣做不對,但總是管不住手腳。老師沒有去了解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片面地認爲他是故意搗亂,學習懶惰,拖了班級的後腿,犯錯後自然就沒有好臉色了。李鎮西老師說,對待後進學生,其教育思想要充滿“民主、科學和個性的精神。小偉雖然好動,但他的優點是熱愛勞動,而且勞動的願望是自覺的,發自內心的,從這一點來看,小偉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孩子,只要引導得當,一定可以成爲品學兼優的孩子。蘇霍姆林斯基多次諄諄告誡教育者,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爲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老師要做的是如何去激發這種火花。小偉完全可以讓他擔任班裏的勞動委員,因爲他熱愛勞動,在勞動的過程中讓他去發現真善美。讓這個職位來約束他的行爲和學習,同時利用集體教育的力量來監督他,引導他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教育。

事後我跟李老師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把小偉的情況跟他進行了溝通和分析,我們一起給小偉制定了轉化方案,小偉天性樂觀、向上,我們要用放大鏡來看他的優點,把教育的主動權交給他,既要允許其反覆,又鼓勵其進步,充分尊重他的個性,把他的閃光點無限放大,樹立他學習的自信心,讓他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和鼓勵。老師要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愛的教育方式喚醒問題學生逐漸走上良性教育循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