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贴:我是这样初步读懂新课标的!

[红顺视点]:分享贴:我是这样读懂新课标的!

新课标自去年4月份颁布,利用暑假、十一长假、疫情宅家、寒假我精读4遍,在指导教师备课、专题培训中模块品读更是常事。

刚颁布课标,说实话因里面专业术语太多我有点读不懂。我采取办法是先观看并阅读课标编制综合组崔允漷、张华等的解读视频和文章,再观看、阅读相关学科课标组专家组长解读课标视频及文章,并做详细记录。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读不懂课标主因是一些读懂课标前提知识欠缺,于是我又恶补了关于核心素养、大概念、深度学习、学科结构、逆向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等相关书籍,并作了详细笔记。

这样到暑假正式阅读时就顺畅多了,但我发现读后有似懂非懂感觉,思后症结是纯理论阅读缺少案例验证支撑,自我理论建构是不完整的,于是我又购了相配套学科课标案例解读书籍,通过阅读,我初步知道课标中某个观点名师是这样理解操作的。

又过了一段,我发现仅能看懂、用名师案例去验证课标理念,自己还不能编写、开发符合新课标理念案例,更不能指导一线教师把传统案例转变、提升到符合新课标理念上来。于是仿写案例、创编案例,请专家指导案例、让一线教师评判案例,慢慢觉得有点感觉也顺手了。

有了案例研发这个过程,寒假再读课标觉得顺畅多了,同时对课标某个观点阐述就会与专家、名师解读、实践产生关联,并产生了许多个性化理解与看法,即时记录下来与同行交流。

本学期开学后,又专注于教材整合、大单元教、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与指导,课标随时翻阅,到这时课标中成段成段话潜意识能从自己嘴中流出,并能结合案例进行教师能听明白的二次䦶释性解读。

从自己关于课标阅读经历,我想对年轻教师说:读懂课标是要下笨功夫的!每读一次就有一次收获,教学阅历、贮存案例不同,从中读出内涵也不同。仰视专家(虚心学习才有资本、资格与专家对话)、平视(有了自己个性化观点,才能与专家平等对话交流)、俯视(可以指导同一线教师实践、发表、分享自己观点)。检验读懂最简单标准能用自己话去阐释课标,即高压变低压,能把教师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去解读,即低压变高压。

亲,我初步读懂课标的经历对你有点启发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