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每日分享】131

【每日分享】什麼是當下的學習?我們平常講的學習,是指各種技藝、知識的累積,這不是我們探討的內容;在這裏,我們探討的是心(心理)的學習;我們以往心的學習是按照過去的經驗記憶來學習,來面對各種挑戰,詮釋我們當下遇到的人、事、物,解讀我們當下的人

原创 【每日分享】128

【每日分享】聆聽自己的聲音處於當下的社會,很多時候,我們的耳朵是向外的,習慣於聽他人的聲音,被他人的意見所左右,被社會價值觀所裹挾,做一些我們自己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對某名人(老師、朋友)的話特別認同,甚至想完全按照他的話來做,

原创 【每日分享】129

【每日分享】當我們靜下來的時候當內心靜下來的時候,我們能看見平時忽略的圖景和細節,撲捉到情景的細微變化;當內心靜下來的時候,聲音變得豐富而有層次感,我們能聽見各種聲音,好像我們置身於聲音的海洋;當內心靜下來的時候,我們能聞人羣的氣味,聞到花

原创 【每日分享127】如何實現情緒傷痛療愈?

【每日分享】情緒療愈不是變魔法,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療愈刻意壓抑和忽略的情緒傷痛。當需要療愈過去的傷痛情緒時,我們需要如何做,才能使療愈順利發生?療愈轉化發生是有條件的。當情緒傷痛來的時候,我們自己願意放下防禦,去接納這份情緒傷痛的存在,並

原创 【每日分享126】沒有愛的婚姻是否還需要繼續?

【每日分享】沒有愛的婚姻是否還需要繼續?理想的婚姻是以愛爲基礎,兩個人的結合;現實生活中,很多的人婚姻裏已經沒有愛了,因作爲父母爲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忍着維持婚姻;而有的人以勇敢做自己而離婚;現實中這樣的婚姻結局很多。離婚或不離婚,都是個

原创 爲什麼選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爲什麼選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各位夥伴,我們完成了《回到當下的旅程》和《當下的力量》的讀書,我們在一起一直是爲了身心成長,我們知道:生命成長,是需要不斷清理我們的內在傷痛,梳理我們的心智,明晰我們內心,逐漸回到自己,這是一段爲道日損、不

原创 【每日分享125】爲什麼會執着於好的感受

【每日分享】爲什麼會執着於好的感受沉浸在負面情緒裏,走不出來,有內在的原因,需要我們去清理;同樣,執着於好的感受,看不見真實的世界,也需要我們對自己進行重新審視。我們爲什麼會執着於某種“好”的感受呢?曾經未被滿足的需要,經體證形成的認知,形

原创 【每日分享124】你是否執着於好的感受

【每日分享】你是否執着於“好”的感受對美好的追求,爲人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美好的追求,到底是什麼呢?是對美的對象的本真欣賞,對真相(客觀規律)的探索,還是執着於給我們帶來的“美好”感受?當我

原创 【每日分享123】恐懼是什麼?

【每日分享】我們都知道恐懼是一種劇烈的情緒,但我們對恐懼的瞭解更多的是通過我們恐懼的對象,而不是瞭解恐懼本身。比如說,對影響安全,危害到我們生命的野獸,我們會有恐懼感,此時我們的恐懼是與野獸連在一起。但是我們恐懼的是什麼?是野獸本身,還是我

原创 【每日分享】122

【每日分享】你能否真實地表達自己?與人相處,我們害怕自己的表達或作出的反應會引起他人的不認可或生氣,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自動地隱藏自己的觀點,去妥協討好他人,但是當委屈了自己,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會憤怒地評判自己,覺得自己懦弱,爲什麼

原创 【每日分享】121

【每日分享】如何療愈內在小孩的羞愧感。小時候我們想要的要不到而沒有被看見,要做的事情沒有做好而不被接納,喜歡某樣東西而被嘲笑,等等,我們就容易形成羞愧感,它嚴重影響了我們自己的生命能量,使我們和自己內在失聯。爲了不面對這份羞愧感,我們發展出

原创 【每日分享】120

【每日分享】菩薩畏因,凡人畏果當我們遇到不想要的結果,或起負面情緒的時候,總是習慣性把引起負面情緒的責任指向外,責怪都是他人(外在的因素)的原因,才導致自己產生憤怒、悲傷、難過、恐懼等情緒,這樣我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迴避、轉移、壓抑自己的情緒

原创 【每日分享】119

【每日分享】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表達你自己的?你是否在清晰有力地表達你自己,還是遊離不決?你希望你的表達得到對方迴應嗎?你是期望對方如何迴應?是期待對方“正面”迴應,或者按照你想要的答案迴應?對方不迴應、或不按照自己需要的方式迴應,你是否仍然

原创 【每日分享】118

【每日分享】上週的課題:親密關係的功課,需要大家梳理:(一)親密關係建立初期你影響很深的經歷和你的期待是什麼(原以爲親密關係是什麼?)(二)親密關係建立後,你經歷了什麼讓你傷心難過的事件?此時你認爲親密關係是什麼?(三)沒有以上經歷記憶,你

原创 【每日分享】117

【每日分享】當某些外在事件發生,使我們內在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感受到傷害,此時,我們非常容易進入憤怒的情緒狀態,它會產生巨大的生命力量,促使我們立即進入逃避或戰鬥模式,進行自我保護。但是在生活中,當下發生的事件不一定威脅到了我們,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