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淨想美事兒

今天太晚了,給學員輔導視力療愈了。自從海口參加年會回來,我這功力大增呀!打坐的時候都可以看到自己脈輪的七彩光了。1540人的大會場,孫校長給大家療愈七個脈輪,那能量可是非同一般啊!現在回想還能感到那氣場的美好。以前我也參加過共修,百十來人的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十三)

原文:“若不反躬自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休,故無益。”因問:“孔公算汝終身若何?”餘以實告。雲谷曰:“汝自揣應得科第否?應生子否?”餘追省良久,曰:“不應也。科第中人,有福相,餘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

原创 生活在“滿足感”中

今天外出坐公交車時,上了車就掃碼兒,司機對我說,不用掃了,測個體溫上去吧。我一愣,啊?難道又開始限號了嗎?我的心裏還是很開心,哪怕只有兩塊錢,但是這“免費”乘車的感覺總是讓我覺得自己佔了“便宜”。現在的我是一個非常容易滿足的人,真的。記得從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十一)

原文:餘問曰:“然則數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詩書所稱,的爲明訓。我教典中說: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夫妄語乃釋迦大戒,諸佛菩薩,豈誑語欺人?”譯文:我問雲谷禪師:“這樣說來,定數是可以改變的嗎?”禪師說:“一

原创 鍾南山院士談“健康三要素”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很多人一定會說“錢”啊!嗯嗯,錢對於人來說,確實很重要,因爲有了錢就可以買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哈!但是就有一樣東西錢是真的買不來的哦,那就是健康!要說當今哪個人談健康最有權威呢?那就是終南山鍾老了。鍾老八十多歲了,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十)

原文:問其故?曰:“人未能無心,終爲陰陽所縛,安得無數?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極惡之人,數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不是凡夫?”譯文:我問禪師爲什麼這樣說,他回答說:“人生活在天地之間,被陰陽世事所誘惑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九)

原文:餘曰:“吾爲孔先生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定數,即要妄想,亦無可妄想。”雲谷笑曰:“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譯文:我說 :“我被孔先生算定了一生,生與死,得意與失意,都各有天定,即使我想要有什麼想法,,也都是無濟於事的 。”雲谷禪師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八)

原文: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爲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日,不見起一妄念,何也?”譯文:雲谷禪師問我說:“普通人之所以不能成爲聖賢之人,那是因爲他們有過分的貪念糾纏不清。你坐了三天三夜,都沒有見你起過一個貪念,這是爲什麼呀?”註釋:聖者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七)

原文:貢入燕都,留京一年,終日靜坐,不閱文字。己巳歸,遊南雍,未入監,先訪雲谷會禪師於棲霞山中,對坐一室,凡三晝夜不瞑目。譯文:我以出貢的機緣進入北京,在京師一年,我卻整天靜坐,不看文字。己巳年回來,進入南京的國子監,在還沒有入國子監讀書之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六)

原文:後,果爲署印楊公所駁,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見餘場中備卷,嘆曰:“五策,即五篇奏儀也,豈可使博洽淹貫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縣申文準貢,連前食米計之,實九十一石五斗也。餘因此益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澹然無求矣。譯文:後來此事,果然被代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五)

原文:自此以後,凡遇考校,其名數先後,皆不出孔公所懸定者。獨算餘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師即批准補貢,餘竊疑之。譯文:從此以後,凡是遇到考試,每次考試所得名次,都與孔先生所算的一樣 。只有一件不同 :孔先生算我爲廩生時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四)

原文:孔爲餘起數:縣考童生,當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處名數皆合。復爲卜終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補廩,某年當貢,貢後某年,當選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歸。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當終於正寢,惜無子。餘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三)

原文:語餘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進學,何不讀書?”餘告以故,並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雲南人也。得邵子皇極數正傳,數該傳汝。”餘引之歸,告母。母曰:“善待之。”試其數,纖悉皆驗。餘遂啓讀書之念,謀之表兄沈稱,言:“鬱海谷先生,在沈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二)

【原文】後餘在慈雲寺,遇一老者,修髯偉貌,飄飄若仙,餘敬禮之。【譯文】後來,我在慈雲寺遇到一位老人,長鬚飄然,相貌不凡,看上去就像神仙一樣,我對他非常敬重並以禮相待。【點評】古代的讀書人,都喜歡在清幽的古剎居住讀書,了凡先生去慈雲寺也是有因

原创 《了凡四訓》第一篇:立命之學

【原文】:餘童年喪父,老母命棄舉業學醫,謂可以養生 ,可以濟人,且習一藝以成名,爾父夙心也。【譯文】:我童年時期就失去了父親,老母親讓我放棄科舉考試的學業而去學醫 ,說學醫可以養活家庭,同時也可以用醫術來救濟別人 ,而且精通一門手藝並以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