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誤區之嚴格管理vs彈性管理

        中國大概除了BAT等領先的互聯網企業之外很多軟件公司還是以嚴格管理的方式爲主,總是把彈性管理當成是一個福利來看待,總是心裏一萬個不願意。美國軟件業全球第一,彈性管理也是最普遍的管理方式,難道這裏面的關係就真的是因爲高福利國家的緣故嗎?

        軟件業是一個快速變化的行業,尤其是技術方面的迭代速度可以說是全行業之首,沒有什麼行業更新換代的速度能比的上軟件業,這也就造成了軟件業的特點就不是一個重複性工作的行業,就拿ERP這個很傳統的領域,一個ERP專家無論積累了多少經驗,每到一家新公司都會有新的問題需要解決,就拿大數據領域來說,一個ERP專家跟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那都是一個起跑線上,都的從零開始學習,我在現實中就見到過ERP專家在大數據處理的需求面前沒法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既然是一個新的問題和新的領域,要解決問題就必然免不了試錯的過程。

        傳統的嚴格的管理方式是一個不允許犯錯的制度安排,在這樣的制度下,面對着必須試錯才能解決問題的領域,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一個嘗試解決問題犯了錯誤的員工面對嚴格的懲罰,最自然的選擇就是掩蓋問題,而且決策的相關領導也會幫忙掩蓋問題,結成了掩蓋錯誤的利益共同體,這樣的團隊時間越久就會發現越來越排斥能解決問題的員工,反而提拔能掩蓋問題的員工,站在客戶的角度上,也同樣會發現這家公司越來越拖延,越來越推皮球,這樣的公司前景就非常堪憂了,可悲的是老闆只會認爲員工不努力幹活,反而管理更加嚴格,陷入了惡性循環。

       在軟件業掩蓋問題的成本是極其昂貴的,如果早點承認只是試錯了一次,再從頭改進,即使改進幾次所花費的成本也比掩蓋問題要節省的多,重要的是問題得到了解決,總比花費了很多成本而問題沒解決的好。

       彈性管理的一系列制度的安排,最終就是爲了允許彈性的試錯,鼓勵員工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現在你還認爲彈性管理是福利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