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經濟學原理》書中術語詳解1

支付能力原則(ability-to-pay principle) 認爲應該根據一個人可以承擔的負擔來對這個人徵稅的思想。

絕對優勢(absolute advantage) 比另外的生產者更少的投入生產某種物品的能力,一個公司的巨大成功一定要尤其絕對優勢,或者核心競爭力,以構建壁壘。譬如華爲當年以比競爭對手低數倍的價格將思科等公司擠出市場。中國大多數出口企業做的的原因也是全球當中其成本最低。

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 市場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夠利用多於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對方受損時,信息劣勢的一方便難以順利地做出買賣決策,於是價格便隨之扭曲,並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進而導致市場效率的降低。

阿克洛夫通過對美國舊車市場的分析於1970年發表了文章《“檸檬”市場:品質不確定性與市場機制》,得出了“檸檬”原理(“檸檬”來源於美國口語對“缺陷車”、“二手車”的經驗稱呼),並且開創了逆向選擇(adverse selection)理論。在舊車市場上,既定的賣者和關心舊車質量的買者之間存在着信息的非對稱性,賣者知道車的真實質量,買者不知道,在他不能確知所購車輛的內在質量的前提下,他願意接受的價格只能是所有舊車價值按概率加權計算的一個平均值,因而只願意根據平均值來支付價格,但這樣一來,質量高於平均值水平的賣者就會退出交易,只有質量低的進入市場。也就是說只有低質量舊汽車出售,而沒有高質量的舊汽車交易,結果是低質量舊汽車將高質量舊汽車擠出交易市場。由此,阿克洛夫解釋了爲什麼即使是隻使用過一次的“新”汽車,在檸檬市場上也難以賣到好價錢——它是“逆向選擇”的必然結果,即由於消費者所處的信息劣勢而被迫做出的反向選擇。這一過程不斷持續,最後市場上只剩下損壞最嚴重的舊車,所有好一點的舊車都會從市場上消失。於是,市場上只剩下了劣質商品——“檸檬”。

阿羅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bility theorem) 在某些假設條件下,沒有一種方案能把個人偏好加總瑋一組正確的社會偏好。

阿羅不可能定理說明,依靠簡單多數的投票原則,要在各種個人偏好中選擇出一個共同一致的順序,是不可能的。這樣,一個合理的公共產品決定只能來自於一個可以勝任的公共權利機關,要想藉助於投票過程來達到協調一致的集體選擇結果,一般是不可能的。

經濟週期(business cycle) 就業和生產等經濟活動的波動。經濟週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着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週期性波動變化。
過去把它分爲繁榮、衰退、蕭條和復甦四個階段,表現在圖形上叫衰退、谷底、擴張和頂峯更爲形象,也是現在普遍使用的名稱。

我們的工作和投資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可以抓住繁榮或復甦而躲避衰退和蕭條。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認爲如果私人各方可以無成本的就資源配置進行協商,那麼,他們就可以自己解決外部性問題的一個命題。由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種觀點,認爲在某些條件下,經濟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過當事人的談判而得到糾正,從而達到社會效益最大化。科斯本人從未將定理寫成文字,而其他人如果試圖將科斯定理寫成文字,則無法避免表達偏差。關於科斯定理,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並且交易成本爲零或者很小,那麼,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雷託最優。

科斯定理的兩個前提條件:明確產權和交易成本 鋼鐵廠生產鋼,自己付出的代價是鐵礦石、煤炭、勞動等,但這些只是“私人成本”;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污水、廢氣、廢渣,則是社會付出的代價。如果僅計算私人成本,生產鋼鐵也許是合算的,但如果從社會的角度看,可能就不合算了。於是,經濟學家提出要通過徵稅解決這個問題,即政府出面干預,賦稅使得成本高了,生產量自然會小些。但是,恰當地規定稅率和有效地徵稅,也要花費許多成本。於是,科斯提出:政府只要明確產權就可以了。如果把產權“判給”河邊居民,鋼鐵廠不給居民們賠償費就別想在此設廠開工;若付出了賠償費,成本高了,產量就會減少。如果把產權界定到鋼鐵廠,如果居民認爲付給鋼鐵廠一些“贖金”可以使其減少污染,由此換來健康上的好處大於那些贖金的價值,他們就會用“收買”的辦法“利誘”廠方減少生產從而減少污染。當廠家多生產鋼鐵的贏利與少生產鋼鐵但接受“贖買”的收益相等時,它就會減少生產。從理論上說,無論是廠方賠償,還是居民贖買,最後達成交易時的鋼產量和污染排放量會是相同的。但是,產權歸屬不同,在收入分配上當然是不同的:誰得到了產權,誰可以從中獲益,而另一方則必須支付費用來“收買”對方。總之,無論財富分配如何不同,公平與否,只要劃分得清楚,資源的利用和配置是相同的——都會生產那麼多鋼鐵、排放那麼多污染,而用不着政府從中“插一槓子”。那麼政府做什麼呢?明確產權,並且有效地保護產權。
科斯定理表明,市場的真諦不是價格,而是產權。

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 一個生產者以低於另一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生產一種物品的行爲。貿易的好處則是基於比較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貿易可以使得每個人的狀況變得更好,因爲它使得人們可以專門從事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活動。

說到比較優勢,不能不提和它相對應的一個概念,絕對優勢(Absolute advantage)。後者很好理解。你比我會理財,你在理財方面對我有絕對優勢。中國的彩電製造技術比越南強,中國在彩電製造上對越南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和劣勢是不是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分工關係或者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關係呢?乍一看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你比我會理財,在我們這兩個人團隊中當然是你來理財。中國比越南會生產彩電,當然是中國向越南出口彩電。但仔細一想,這個推理不能成立。你理財比我強1分,但你推銷產品比我強2分,那在我倆這個團隊中誰來理財,誰來營銷?答案是:爲了團隊的總體利益,你只能忍痛割愛,將賬本留給我。你是比我會理財,但你在推銷產品上能力更強。將帳本給我能夠爲你騰出時間去搞營銷。在我們這個團隊中,你的比較優勢是營銷,而我的比較優勢是理財。我們的分工合作關係是建立在比較優勢之上,而不是絕對優勢之上。爲什麼會這樣?因爲你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儘管你什麼都比我行,但你不能什麼都自己做。當然你可以選擇什麼都自己做,但那樣你得到的收益會少於和我合作你所得的份額。同樣道理,儘管中國在彩電生產上對越南有絕對優勢,但在電腦生產上的絕對優勢更大。因而中越貿易中會是中國向越南出口電腦,越南向中國出口彩電①。兩國的貿易關係是建立在比較優勢而不是絕對優勢的基礎上。比較優勢這個概念告訴我們,對一個各方面都強大的國家或個人,聰明的做法不是仰仗強勢,四面出擊,處處逞能或事必躬親,而是將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資源用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反之,一個各方面都處於弱勢的國家或個人也不必自怨自艾,抱怨自己的先天不足。要知道,“強者”的資源也是有限的。爲了它自身的利益,“強者”必定留出地盤給“弱者”。比較優勢理論的精髓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總之,正是各生產單位對資源的佔有、分配和利用等情況的差別,造成了比較優勢的產生。而比較優勢的差別直接導致了生產物品的專業化(即所謂“社會分工”)和貿易的產生。這種專業化的結果是,當每個人都能夠專門地從事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時,生產就會變得更加有效率,從而整個社會可創造物質財富總量與其整體經濟福利便會有所增加。專業化所帶來的總產量增量,就是貿易的好處。那麼,貿易的進行,也就由此變得順理成章。同時,更多可分享的總產量本身,同樣促進着專業化決策的發展。

康多塞悖論(Condorect paradox) 多數原則沒有產生可傳遞的社會偏好。傳遞性是對偏好排序的一個要求:如果A優於B,B優於C,那A應該優於C。民主偏好並不總具有傳遞性,投票順序會影響結果,多數投票通過本身並沒有告訴我們社會真正想要什麼結果。

規模優勢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長期平均總成本在產量變動時保持不變的特性。

規模收益遞增的趨勢不可能是無限的,當生產達到一定規模之後,上述促使規模收益遞增的因素會逐漸不再起作用。例如,工人分工如果過窄,就會導致工人工作單調,影響工人的積極性。設備生產率的提高,最終也要受當前技術水平的限制。所以,通常工廠總會有一個最優規模。對公司來說,當工廠達到最優規模時,再擴大生產,它就採用建若干個規模基本相同的工廠的辦法。這時,規模收益基本處於不變階段。這個階段往往可以經歷相當長一個時期,但最終它要進入規模收益遞減階段。

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s) 買者願意爲一種物品支付的量減去其爲此實際支付的量。指消費者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時願意支付的最高總價格和實際支付的總價格之間的差額。消費者剩餘衡量了買者自己感覺到所獲得的額外利益。

無謂損失(deadweight loss) 市場扭曲引起的總剩餘減少。又爲福利淨損失(welfare loss),是指由於市場未處於最優運行狀態而引起的社會成本, 也就是當偏離競爭均衡時, 所損失的消費者剩餘和生產者剩餘。社會淨損失是由於壟斷、關稅、配額、稅收或其他扭曲等因素引起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得不到的那部分,使資源得不到最佳限度的分配。例如,當壟斷企業擡高價格時,消費者將減少消費,這樣將導致減少的數量中本來可以實現的消費者剩餘都流向了社會,這種社會性損失,就是我們所說的社會淨損失。

邊際產量遞減(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 一種投入的邊際產量隨着投入量增加而減少的特徵。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 長期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隨着企業生產規模擴大,而邊際效益卻漸漸下降,甚至跌破零、成爲負值。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內部結構因規模擴大而更趨複雜,這種複雜性會消耗內部資源,而此耗損使規模擴大本應帶來的好處相互消減,也有可能是官僚主義增長,或者創新壁壘增加,因此出現了規模不經濟的現象。

彈性(elasticity) 衡量需求量或供給量對其某種決定因素的反應程度的指標。

均衡(equilibrium) 市場價格達到使供給量與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時的狀態。

排他性(excludabilty) 一種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個人使用該物品的特性。

外部性(externality) 一個人的行爲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又稱爲溢出效應、外部影響、外差效應或外部效應、外部經濟,指一個人或一羣人的行動和決策使另一個人或一羣人受損或受益的情況。經濟外部性是經濟主體(包括廠商或個人)的經濟活動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非市場化的影響。即社會成員(包括組織和個人)從事經濟活動時其成本與後果不完全由該行爲人承擔。分爲正外部性 (positive externality) 和負外部性 (negative 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爲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益,而受益者無須花費代價,負外部性是某個經濟行爲個體的活動使他人或社會受損,而造成負外部性的人卻沒有爲此承擔成本。

搭便車者(free rider) 得到一種物品的利益但避開爲此付費的人。

博弈論(game theory) 研究策略狀態下人們怎麼行動。

吉芬物品(Giffen good) 價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例如,消費者需要購買肉和土豆。此時土豆價格上升,人們相對變窮了。然而,由於土豆是人們必需的食物,並且它相對肉來說是低檔品,因此土豆的價格上升會產生很強的收入效應,而人們對於生活水平下降的反映是削減奢侈品——肉,從而更多的購買土豆這種主食。因此,可以認爲土豆的價格上升實際引起了土豆需求量的增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