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學習筆記之二   第一章引論

又20天過去了,繼續前面的博文吧。在寫之前,說一下,PMP的內容非常枯燥,而且理論性很強,希望大家能夠看得下去。要記的東西也很多,很多東西都需要背,當然你也可以理解記憶。

本次學習,使用的教材是PMPBOK第四版。培訓班一共是七天時間,前面六天是講課本知識,第七天是模擬考試。

PMP認證考試分析一難點涉及面廣,主要涉及的內容如下:
  一PMBOK指南
  一管理學;商務溝通;人力資源管理
  一運籌學;則一務會計;風險管理;合同管理
  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全面質量管理

第一章引論部門的主要內容如下:

1、項目與項目管理
2、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和項目組合管理間的關係
3、項目管理與運營管理
4、項目經理的角色
5、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6、事業環境因素

下面分別討論每個環節。

1、項目與項目管理:

1.1 項目的定義:項目是爲創造獨特的產品、服務或輸出而進行的臨時性工作。這句話表明,項目具有三個特徵:

一臨時性:具有特定的開始和結束時間,臨時性並不意味着持續時間短,項目所創造的產品、服務或輸出一般不具有臨時性,大多數項目都是爲了創造持久性的結果。比方說國家三峽大壩工程,西氣東輸項目等;


一獨特的產品、服務或輸出:項目所產生的產品或服務是獨一無二的,有必要在項目開始前明確定義交付物。


一逐步完善(漸近明細性):項目是逐步的完成的,也就是說通過把整個工作分解成若干個單元,然後一步一步完成。

1.2 項目管理:把各種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能運用到項目活動之中,以達到項目的要求。

項目管理是通過應用和綜合諸如啓動、規劃、實施、監控與收尾等過程進行的。

項目管理是通過合理運用與整合42 個項目管理過程來實現的。可以根據其邏輯關係,把這42 個過程歸類成5 大過程組,即:啓動 規劃 執行 監控 收尾。

管理一個項目通常要:
  一 識別需求;
  一 在規劃和執行項目時,處理干係人的各種需要、關注和期望;
  一 平衡相互競爭的項目制約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 範圍○ 質量○ 進度○ 預算○ 資源○ 風險

項目管理的三重製約是:成本、範圍和時間。具體圖解如下:

注意,三重製約都非常重要,但是哪個最重要,由管理層來決定!

image

項目管理的相關特點:

一每個項目都有具體的制約因素

制約(Constraint):指已發生的風險。

假設(Assumption):指未發生的可能變成的風險;

風險(Risk):指100%確定的。

一爲了取得項目成功,項目團隊必須正確分析項目狀況及平衡項目要求;

一由於項目隨時可能發生變更,項目管理計劃需要在整個項目生命期中反覆修正、漸進明細   反覆修正是變更,而漸進明細不是變更,是一種逐步細化清晰的過程。

 

目標管理方法簡述:

步驟:

  一定義明確的目標

  一定期評估目標是否實現

  一根據需求進行調整

目標管理的SMART原則:詳細具體的,可衡量的,可接受的,縱向與橫向相關,可追蹤的(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alistic、T=Time-based)。

 

2、項目管理、項目集管理和項目組合管理間的關係

項目組合是指爲便於有效管理、實現戰略業務目標而組合在一起的項目、項目集和其他工作。項目組合中的項目或項目集不一定彼此依賴或有直接關係。

項目集是一組相互關聯且被協調管理的項目。協調管理是爲了獲得對單個項目分別管理所無法實現的利益和控制。項目集中可能包括各單個項目範圍之外的相關工作。一個項目可能屬於某個項目集,也可能不屬於任何一個項目集,但任何一個項目集中都一定包含項目。

下圖表明瞭三者之間的關係:

image

下圖表明瞭三者之間的區別:

image

 

項目組合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深入審查項目組合的所有組成部分(項目、項目集和其它部分),來實現項目組合的價值最大化

因此可以隨時剔除那些貢獻小的組成部分,也可以隨時加入組成部分。

項目通過狀態報告和變更請求來向項目集和項目組合提供反饋。

項目管理辦公室(PMO)

項目管理辦公室是負責對所轄各項目進行集中協調管理的一個組織部門。

在項目開始階段,PMO可能有權起到核心干係人和關鍵決策者的作用。PMO有權提出建議、提前中止項目或採取其它必要措施。PMO還可參與對共享資源或專用資源的選擇、管理和調動。

PMO的一個主要職能是通過各種方式支持項目經理。主要如下:

一管理PMO所轄全部項目的共享資源
一識別和開發項目管理方法、最佳實踐和標準
一指導、輔導、培訓和監督
一通過項目審計,監督對項目管理標準、政策、程序和使版的遵守程度
一開發和管理項日政策、程序、模版和其它共享文件(組織過程資產)
一協調項目之間的溝通(僅僅是協調,不能規劃)

image

3、項目管理與運營管理

運營是通過開展持續的活動來生產同樣的產品或提供重複的服務的一種組織職能,例如生產運營、製造運營和會計業務。

項目需要項目管理,而運營則需要業務流程管理或運營管理。如系統開發完畢後的維護階段,這個就是運營的例子。

4、項目經理的角色

項目經理是執行組織委派其實現項目目標的個人(承包方指派)。項目經理的角色不同於職能經理或運營經理。一般而言,職能經理專注於監管某個行政領域,而運營經理則負責某個核心業務

要有效地管理項目,除了應具備特定應用領域的技能和通用管理方面的能力外,項目經理還需具備:
知識。對項目管理,項目經理知道什麼。
實踐能力。項目經理能夠應用項目管理知識來做什麼或實現什麼。
個人素質。在執行項目或相關活動時,項目經理如何行動。個人素質包括態度、主要人格特徵和領導力——指導項目團隊實現項目目標和平衡項目制約因素的能力。

人際關係技能:項目經理通過項目團隊和其他干係人來完成工作。有效的項目經理應在技術、人際關係和概念性技能等方面維持均衡,以便正確分析形勢併合理應對。人際關係主要如下:

一領導力
一團隊建設
一激勵
一溝通
一影響力
一決策
一政治和文件意識
一談判

5、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PMBOK指南是用來在大多數時候管理大多數項目的標準,適用於很多行業。本標準旨在描述爲獲得項目成功所需的項目管理過程、工具和技術。


6、事業環境因素

事業環境因素是指圍繞項目或能影響項目成敗的任何內外部環境因素。這些因素來自任何或所有項目參與單位。事業環境因素可能提高或限制項目管理的靈活性,並可能對項目結果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它們是大多數規劃過程的輸入。
事業環境因素包括(但不限於):
組織文化、結構和流程;
政府或行業標準
(如監管機構條例、行爲準則、產品標準、質量標準和工藝標準);
基礎設施
(如現有的設施和固定資產);
現有人力資源狀況
(如人員在設計、開發、法律、合同和採購等方面的技能、素養與知識);
人事管理制度
(如人員招聘和留用指南、員工績效評價與培訓記錄、加班政策和時間記錄);
公司的工作授權系統;
市場條件;
干係人風險承受力;
政治氛圍;
組織已有的溝通渠道;
商業數據庫
(如標準化的成本估算數據、行業風險研究資料和風險數據庫);
項目管理信息系統
(如自動化工具,包括進度計劃軟件、配置管理系統、信息收集與發佈系統或進入其他在線自動系統的網絡界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