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庚啓|2018-12-01

今天是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今天,紅絲帶就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裏。每年都會談到不要歧視艾滋病人的問題,說正常的工作和解除並不會傳染艾滋病,我們應該以平等的心態面對這個羣體。但是事實真的能夠做到“不歧視”麼?

我從未接觸過艾滋病患者,對這個羣體沒有什麼直觀的認識。但是我在網絡上看到的關於這個羣體的報道很少有積極正面的。最近一陣網上對艾滋病的討論比較熱,很多艾滋病人爲了報復社會瘋狂和各種人發生性關係,以達到讓更多人感染艾滋病的目的。前幾天甚至曝出有人以此法感染女大學生後公然在社交網絡上炫耀的惡性事件。一時間羣情激奮,怒罵此人是個人渣,當然也有責怪被感染者不懂得潔身自好,進而對當今中國高校的風氣進行一番批判。

中國有多少艾滋病患者呢?拒不完全統計,AIDS患者和HIV攜帶者至少有100萬人。我們假設上面那些新聞都是真的,那麼對於這70萬人來說,也絕對是極少數,那麼剩下的AIDS患者呢?這些人當中應該不乏爲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人,退一萬步講,至少有很多在自己的崗位上本職工作做得很出色的人吧。爲什麼很少看到這樣正面的報道和討論呢?所以網上傳聞的這些事是真是假根本無所謂,重要的是,爲什麼有人會傳這樣的消息出來,又爲什麼這樣的傳聞能收穫如此多的跟評和轉發呢。在這種轉發和評論當中,又滿足了網友們什麼樣的心理需要呢?

“歧視”本意只是視爲不同,並沒有貶義。但是當歧視者的規模、實力和影響力佔據了主流的時候,僅僅是“視爲不同”就可以對少數被歧視的羣體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所以我們一直強調的就是要平等,但是平等只是嘴上說說顯然是沒用的。少數羣體在所有時間,所有空間都是存在的,少數羣體普遍很難享受到平等和積極關注,故這部分人心理問題的發生概率肯定是要高一些的。如何幫助少數羣體在心理上不處於劣勢,這個問題以後諮詢的時候肯定要經常提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