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亲子关系:“丧子式养育”,是否你的孩子已经变得陌生?

我们经常听说“丧偶式教育”,是指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父亲的缺席。但是你知道“丧子式养育”吗?

丧子式养育是指:把孩子当成艺术家、领导人来培养,亲子关系更像老师与学生,领导与下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逐渐逐渐丢失了孩子“作为子女”的情感连接。

如果你的孩子越来越陌生,你搞不懂他的时候,不妨两代人共同读一本《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家书合集。龙应台在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他回到台湾担任文化局局长,四年后母子重聚龙应台对眼前这个棱角分明的十八岁青年既亲近又陌生。

而十八岁的安德烈是自我特别好的青年,自以为很有见解,认为这个世界可以被自己的见解所改变。龙应台为了“重新认识”儿子,邀请安德烈写家书为某文学专栏供稿。安德烈“为了稿费”答应了母亲的请求。

在母子二人的36封家书中,两个人开诚布公地讨论关于青春、爱情、音乐、政治的看法。面对同一问题,因为文化背景、生活阅历、成长环境等因素两个人通常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母子二人在一次次沟通磨合中,逐渐了解彼此。

面对两代人、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龙应台非常智慧地看见母子之间存在的问题:“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不必了。”

十八岁的少年爱情懵懂,还没有完全处理失恋的能力。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被人甩”,甚至怀疑“搞不好我自己有问题”。

或许你也曾在爱情之路上迷茫过,但是我们很少会和父母沟通这类情感问题。当你刚刚成年,父母知道你将要面对“爱情”问题,中国式家长会怎样说?“要找一个家境殷实的,男朋友要找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女朋友要找温柔贤惠的......”。中国式家长的回答永远是祈使句,“要”怎么样。

而龙应台在给安德烈的回信中,并没有用“你要”的口吻教安德烈如何择偶如何面对失恋。龙应台举歌德夏绿蒂地例子:失恋的悲伤往往可以化作创作的灵感,若把人生的镜头拉长来看,二十岁的痛苦并不那么绝对,因为时间能治愈一切。

“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龙应台意识到关于情感,她给儿子的任何建议都是废话。爱情之所以美丽就在于每个人必须去亲身经历。“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二十一岁的安德烈像多数青年一样对未来充满迷茫,不知道将来想做什么,面对双双博士的父母,他对母亲说“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一个最平庸的人。”

当今中国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下降。高精尖人才短缺,高校毕业生却就业无门。在此种社会条件下,高考报志愿选专业、大学毕业选工作选行业成为很多青年迷茫头疼的问题。

父母一代的成长经历,让他们认为“稳定、铁饭碗=公务员”。于是前些年公务员考试一直备受追捧,“万里挑一”的现象屡见不鲜。近年来“网红经济”成为流行新名词,人人自媒体、处处短视频。网红经济甚至冲刷了传统教育“读书至上”的教育观念,一些高校学生挂科逃课却梦想成为网红,月入百万。

龙应台在给安德烈的回信中,并没有告诉安德烈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收入和名气。对于母亲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儿子是否有名气,而是是否快乐。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会给你成就感,而成就感让你快乐。

对于读书的意义,龙应台写道“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我要求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平庸是和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所有的母亲此生最大的期盼应该就是儿女一生平安喜乐。别人在乎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在乎你飞得累不累。

《奇葩说》第五季有一期辩题:【身在外地过的不开心要不要告诉父母】,傅首尔有一段话打动了很多观众:“你们总说亲子关系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其实亲子关系就像内裤,每条都不同样子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舒服。”

书中安德烈有些欧式青年的想法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社会,我们无法高谈阔论批评政治、讨论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问题,但十八岁的安德烈对于生活、音乐、地域、以及教育的态度,或许能够让中国的大多数青年拒绝浑浑噩噩,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中年父母的挫折,可能多半来自于,他们正在成长的孩子不愿意把门打开,让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愿意进入。”

我们父母一代人经历中国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连接两个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世纪,他们见证了历史沧海桑田的变革,却唯独输在了自己子女的身上。

子女越长大越陌生。在“丧子”式养育下,家长培养出了钢琴家、舞蹈家、艺术家,成为清华硕士、哈佛博士,但是作为儿子却越来越陌生,除了童年的回忆,父母对眼前这个青年一无所知。

独立真正的概念可能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希望我们的亲子关系多一点沟通,少一丝梳理,父母要的只是长大成人的子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