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珍惜眼前人,做好手边事!


还记得M·斯科特·派克所著的久负盛名的心理学书籍《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开头第一句话吗——“人生苦难重重。”


没错,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没被命运刁难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大雨天汽车突然抛锚,热诚待人却被人捅刀,被最在意的人误解,被领导莫名地冤枉,难以摆脱又不得不面对的琐事让人感到苦恼和困扰。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挫折和坎坷令人黯然神伤,泪如泉涌。


谁愿意深陷人生的低谷中寸步不行,谁不想擡手举目遍是艳阳高照和柔风细雨呢?


有时候,人的内心会蒙蔽自己的双眼,用感性埋葬了理性,以为眼中看到的一切,就是世界本该有的样子。


一、你选择聚焦什么,就会看见什么!


对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来说,生活都是不容易的。


即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满分的个人背景,满分的经历旅程,满分的外在人设,想必在透视镜下仔细端详,也会发现纰漏不足和不为人知的瑕疵吧。


在知乎上曾有个话题叫做——你最艰难的时候是怎么挺过来的?下面的网友回答让人看着都心疼。


有人说自己吃了几个月的泡面,连续几年没有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有的人甚至除了自己的简易温饱,都没有闲钱出去和朋友搞聚会娱乐活动。


有的人更是不仅遭受经济上的损失、还面临意志消沉、身体恶化的轻度抑郁的困扰……


不过还好,最后还不是一步一步挺过来了,试问你不坚强,别人会替你坚强吗?显然不能。


很多时候,我们遭遇的困境更像是一种修行,也是人生中不可躲避的必经之路。只要敢直面它,大胆走下去,绝境自然会不攻自破。


其实,生活并不认识我们是谁,所以它也不会刻意去为难谁,大多数的我们面临的也并不一定是真的绝境,或许只是内心的郁闷和小事上的不爽。


只是要记得遇到挫折别急着绝望,要劝慰自己破烂不堪的日子终究会过去,尽量学会把情绪仅仅当作情绪,不要放大它,不要让情绪影响到行动,慢慢形成一种良性习惯。


很多时候,压垮人的稻草仅仅是一根草而已,并没那么沉重。


别总是抱怨社会混乱,生活艰难,你选择自己聚焦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你选择用什么原料,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创造出八九不离十的成品。


谁的生活都不容易,同样的,谁都有追寻希望和幸福的权利,还有与生俱来的生生不息的坚强和勇敢。


二、做事不求过猛,但求有度、有恒!


像乔帮主那样,心心念要改变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真正做到的人毕竟是少数,承认自己是芸芸众生的大多数也是一种理性的勇敢。


别小看自己的能力,但也别高估自己的精力,有些事,别因为怕做不到就用力过猛,小心适得其反。


拿我自己举个例子,当还在读书做学生的时期,每到寒暑假,我都会开开心心碰着一大摞书,做出各种繁琐的阅读计划,每天看多少页,每周读几本书,然而事与愿违,最终目标都很难做到。


这种看起来很用功的习惯,本质上是存在误区的,如果非要用自制力的角度去评价的话,那么我只能说日复一日年复每天精确规律,按照计划表去准时执行完美完成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一旦因为某些原因耽搁了,或者少做了,反而容易因为懒惰而索性停止执行计划。


量力而行,何尝不是一种智慧,能做什么比想做什么更重要,因此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可承受范围准则。


“无所不能和无懈可击”对常人来说是一种妄言,毕竟世间有很多规律和规则只有认真遵循,才能活得更加体面舒服些。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要把“知己”放在首位,了解自己才最基本的一件事。


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你的心气多高,目标多远,而是如何张弛有度地善用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做出最佳的发挥。


就个人来说,我更倾向在追求目标的路上,不断规诫自己的内心:做事用功不求过猛,但求有度、有恒。因为放松心态,反而会因为形成好的习惯而心甘情愿去坚持做下去。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好好活着,没什么事比身体更重要!


人是极其脆弱的感性动物,疲惫了头会痛,身体会不舒服,饿了会无精打采,做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


哪怕只是一个长出一颗智齿,或许发作起来也足以让一个人难以集中注意力做好手头的事。


所以,好好照顾好身体,它是工作的本钱,是恋爱的资本,是各种吃吃玩玩的前提啊!


去年是我整个身体状态相当不好的一年,从体检中发现自己长了一个不小的甲状腺结节开始,生理也好心理也罢,就蓦然发现自己抵抗力越来越弱。


本身就气血不足,外加为了持续写小说供稿子而长时间熬夜,生活习惯的不规律导致身体亚健康状态,每每气候有所转变都谨小慎微,有一点不舒服就要赶快吃药。


后来,日更的小说变成了周更,很明显地,我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好多。


不管什么时候,身体都是最重要的。努力归努力,忽视自己的身体去无限制透支健康,就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一件事情了。


一个脆弱的身躯带给人的束缚绝非想象中的易于克服,一旦健康被摧毁,想靠意志力去突破自我,去改变局势很难。


推荐大家有空了看一本书,叫《此生未完成》,它是复旦一位青年教师于娟在临近生命消逝的最后一段时光创作出来的,面对世俗的成功,于老师为此付出无数的精力和热血,不惜把自己过成了旋转不停地陀螺,直到因为意外晕倒被查出乳腺癌晚期才被迫停下。


在书中,她懊悔自己曾经为了这样那样她所谓的重要事情没有照顾好身体,最后抱憾离去,留下心爱的孩子丈夫和热爱的事业,不禁令人惋惜不止。


真正认清好好活着的意义,我们付出的,不应该是生命的代价。


四、活在当下,为所当为!


Paulo Coelho 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说——


“我现在还活着,当我吃东西的时候,我就一心一意地吃;走路的时候,我就只管走路;如果我必须打仗,那么这一天和其它任何一天一样,都是我死去的好日子。因为我既不生活在过去里,也不生活在将来中,我所有的仅仅是现在,我只对现在感兴趣。“


活在当下,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需要你能做到调节内心起伏,要专注,要用全部精力投入到你当下的举动,可能是在工作,阅读、聊天,发呆,睡觉…


这是看似容易却非常难以持续做到的,它需要持续不断的修行。


活在当下,最有效的方法是从一件事做起,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强大,内心会更加坚定和专注,甚至开悟。


当你真正做一名活在当下的人,就不会每天浪费太多时间和能量消耗在胡思乱想上,心情会跟着当下的状态,或喜,或悲,或兴奋,或平静,很纯粹,很富足。


活在当下,不仅要专注,还要为所当为。


还记得吗,我们总是习惯性为自己许愿,等时间闲下来去健健身,学学某种工作技能,看看某本大咖的巨著,等有时间回家陪陪父母,陪陪爱人,等有时间去国外拍拍照写写生,同三两好友一起去特色小店喝芝士玉米,吃一杯芒果沙拉,啃一个菠萝串……


最终你会发现,这些事情一直都拖着没有做,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件事能等人完完全全准备好再去开始的。


很多事情只能见缝插针地完成,从小的细节上就开始执行才能做好。


事实上,人生无非就是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分给纷繁的人和事,学习如何分配自己给重要的人和事,也是一门学问。


越长大越懂得,成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有勇无谋,而是越得越远,不切实际的妄想越少,运筹帷幄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楚返璞归真、活在当下的道理。


珍惜眼前的人,做好手边的事,因为我们不为人生终点的那一刻而活,只为了活着的过程中可以更舒坦一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