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不斷被催眠的過程

今天心情不太好。一個多月孜孜以求的堅持,並沒有換來想要的結果,心中難免感到氣餒。加上過年的一點雞毛蒜皮,人就有些萎靡不振。反映在身體上,很快頭痛,眼睛疼,瞬間整個人都不好了。

所有的症狀都在暗示着自己的現狀,不自信,失敗,低谷。這些負面情緒接踵而來,我真真切切地陷入了低谷。本來興致勃勃的計劃全部被打亂。我就這樣輕易地被催眠被暗示被俘虜,想要向所有的事情繳械投降。

好吧,在描寫這些負面的狀態時,我的症狀就又增添了幾分,包括頭皮發麻,渾身發冷,還有還有,腰上的贅肉似乎又往上冒了又冒,似乎連它都感受到了我身上的挫敗氣息從而滋長了它傲嬌的氣焰。

有句話說得好——你生命中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來的。當我對自己說自己不舒服,當我沮喪,當我心煩氣躁,當我唉聲嘆氣,吸引來的應該就是一個更加衰的我。

我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常常自我催眠,或被他人催眠,最終才變成了我們現在這個樣子。記得我以前有個朋友,每當有人在她身邊說自己很倒黴的時候,她就躲得遠遠的,她言之鑿鑿,我不受那些負面情緒的影響,積極的正能量,才能給我帶來好運。

好吧,我必須重整旗鼓——既然人生是一個不斷被暗示的過程,那我們都希望影響自己的是陽光的正能量。


教育,也是個不斷被暗示的過程。

想起了著名皮格馬利翁效應——人們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這是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的一個實驗,他到了一所學校,隨機挑出一部分學生,表示這些孩子具有衝刺學業的潛力。後來果真這些孩子進步飛速,並在今後的人生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呢?對,說你行,你就行!那反過來呢,說你不行,行也不行!這就是暗示催眠的作用了。

想起有的父母恨鐵不成鋼,抽着孩子的腦袋指責孩子的蠢或者笨。殊不知這樣,反而會起反面效果。

變美也是一個不斷被催眠的過程。

好多年不見的同學,過年聚會,通常我們會發現那些愛打扮,愛漂亮的人,真的是越變越漂亮,她們可能並不是天生麗質自然條件最好的,但經歷了常年的琢磨打造,在變得路上一路領先。而那些平日裏不收拾,埋頭埋怨着忙忙碌碌歲月催人老的女人,在歲月裏也就真的變得邋遢而隨意。

我有個朋友,當年也挺漂亮的,但現在掛在口頭上的話竟然是——都這個年齡了,打扮給誰看,又不想招蜂引蝶!結果當然不會出人意外,別說招蜂引蝶了,生生把自己變老了十歲。

化妝品往臉上糊暫且不說,因爲各有審美。但是護膚品,每天都用,真的有效果嗎?答案是很難說。不用,就是不舒服。用的作用也許是給自己一個正面的暗示,我變美了。由自以爲的美而而變得自信,又由自信而真的變美了。其實美的不一定是外表,由內而外散發出來自信的精神面貌,纔是美的源泉。


當然,老也是一種催眠。

身邊總有些老人永遠精神抖擻,而有的則年齡不大就病怏怏的,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於是真的就什麼都不能做了。一個人的垮掉,總是先從精神上開始的。

想想不老女神趙雅芝。她臉上難道沒有皺紋嗎,有的,但是她挺直的腰背,豔麗時尚的服裝,高雅的髮型,以及舉手投足,無不向人暗示她還很年輕。

同樣年齡段的鄭佩佩。多年來一直以演老太太形象出現在熒幕上,於是在觀衆心中也就鎖定了她老太太的印象,角色肯定也對她自己形成了強大的暗示。風華絕代的美人,平庸地老去。

最近被45歲林志玲刷屏,舞臺上光腳跳芭蕾,優雅彈鋼琴,優美玩跳水,和90後CP完全協調。你想要什麼,就會吸引什麼。當你對自己暗示我能行我很年輕,那年齡就不會帶給你困擾,你就能像林姐姐那樣永葆青春活力。

這是個收穫,今後每天都對着鏡子進行自我催眠吧,我怎麼這麼好看!哈,估計就會越看越好看!

男人總是在一定的年齡之後比女性顯得年輕,也許也有心理暗示在發揮作用。女人結婚生孩子之後,母親的責任感就壓倒一切,而對男人似乎影響不大,或者他們更像沒有長大的孩童。

更有社會輿論所施加於男人女人的,更是截然不同。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這些無形的氛圍,也影響着女性心理,給女人造成了一種衰老的暗示。


KTV唱歌,暗示自我的最好方法就是大聲唱,覺得自己唱得好,纔會大聲唱,越唱越好。在演講的時候,只有樹立信心,告訴自己能行,才能表現出最佳戰績。

突然明白了朋友圈打卡點讚的意義。很多時候我們求的是一種認可,一種激勵。爲了更好的激勵自己的堅持不懈,在衆人的監督之下,更好地激勵自己堅持不懈,取得更好的效果。

今後,我不能再唯唯諾諾滋生負面暗示,我要隨時隨地告訴自己能行,很強大,什麼都不怕。相信只有給自己和他人種下積極的人生信條,才能打開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狀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