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了!硬了!硬了!

國產科幻片,從來是科幻迷心中難以啓齒的傷,印象中看過的第一部國產科幻片是《珊瑚島上的死光》,再然後就基本沒有然後了,除了勉強搭個科幻邊的兒童片《大氣層消失》和《霹靂貝貝》,好像再沒有過。


春節前,突然從廣告和海報裏發現有部國產科幻片即將上映,而且還是改編自大劉的作品《流浪地球》,不禁心中一動。說來巧,作爲科幻迷的我,看大劉的第一部作品正是《流浪地球》,很有點阿瑟·克拉克的味道,當時就被深深地震撼,慨嘆“中國終於有堪稱浩瀚的硬科幻了”,然後就開始關注大劉,直到後來他的《三體》震驚了世界科幻文壇。可惜《三體》改編爲電影的事一直甚囂塵上,但就是沒個下文,想不到另一部作品卻先拍出來了,不禁有點期待,但看到是國產的,卻又有點擔心,畢竟是幾十年都沒出過一部像樣科幻片的國度……


春節假期,終於還是按捺不住,去了影院,然後,結結實實被驚喜到了。


首先,劇情上,基本脈絡依託大劉原著“讓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宜居恆星”的構想,拎出了原著中的一段,加了很多細節和戲劇衝突。說句實話,大劉原著作爲硬科幻而言是傑作,但和所有硬科幻的通病一樣,在劇情和人物塑造上是有所欠缺的,也寫得相對冷酷,如果原樣照拍成電影的話,可能真不會太好看,但是經過改編,變成了一部硬科幻的災難片,這樣的背景下,各種人物及其性格就有了很好的表現機會,溫情、勇氣、責任、擔當等等各個爆發,最後吳京去引爆木星的那段還真的是頗能擊中人淚點。我讀科幻向來喜歡技術流的硬科幻,但硬科幻名著改編的電影鮮少有成功的(除了《2001太空漫遊》之外,那是原著和電影同樣光芒萬丈的唯一例外),例如《日暮》《我,機器人》等等,看了原著再看電影真覺得像吃了蛆一樣……但是這部《流浪地球》,我覺得改編得很好,雖然缺失了原著中非常出彩的“叛逃”那段劇情,但是保持了原著的整體思路又創造了利於電影表現形式的段落,看得出編劇和導演很用心,讓我這個原著黨都覺得很滿意。


其次,本片的特效也過得去,終於不再是五毛錢特效了,這也是這部片子給人的最大驚喜。以前之所以對國產科幻片沒信心,更多的也是擔心特效跟不上,當你看慣了好萊塢大片,看慣了工業光魔,看慣了D2,再看國產片的特效,挺無語的。而科幻片,因爲題材的特殊性,沒有特效是不可能的,而爛的特效還不如沒有。《流浪地球》的特效,空間站那部分略糙,但是整體已經超出了我的期待,很具有好萊塢大片的氣質,而且據說特效大部分是中國團隊做的,有這樣的技術根底,國產科幻片的崛起指日可待!


另外,本片的演員陣容,最大的大牌自然是吳京,本來只是客串的他生生拍成了主角,宣傳畫上最大的頭像就是他,而他也不負衆望,用不多的戲份塑造了一個悲情的太空英雄,還有許久未見的達叔,沒出現在周星星的喜劇裏卻出現在本片中,老戲骨的表現很讓人驚喜,至於第一男主屈楚蕭,沒怎麼聽說過的小鮮肉,演得也還算不錯。片子最大的彩蛋當數一堆明星和導演的客串,甚至連大劉本尊都在片中露了一下臉,看到片尾演員名單時就有了二刷的衝動,想倒帶回去找找爲中國科幻片搖旗吶喊的他們。


當然,作爲硬科幻,讓人不免想去挑它的技術bug,例如一瓶酒就能毀掉超級電腦,例如木星被引爆後主角落在地表還能存活,等等,但是,瑕不掩瑜,《流浪地球》這部片子讓人看到了希望,國產科幻片開始硬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