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简介

消费金融是为个人消费目的提供的各种贷款。如信用卡贷款,住房按揭贷款,车辆按揭贷款,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以低利率融资、高利率放贷,从而赚取息差利润。近年来,虽然全球经济出现局部衰退,但个人消费信贷仍呈现增长态势。

消费金融服务机构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三者存在不同的特点。

一.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消费金融市场的绝对主体,即使不计算住房贷款,商业银行的消费贷款量占比也在九成以上,其提供的主要产品是信用卡和消费贷款(如教育装修,购车,购买,耐用消费品等类别的消费贷款);

资金来源于自身存款业务,资金成本极低,仅需支付账户管理相关费用,如开设分支机构、雇佣柜员、发出账单等;

服务门槛较高,目标客户客户群以中产及富裕人群为主,对客户的个人资产收入,工作行业,工作性质都有一定要求。大额消费贷款需要担保或抵押。信贷审批手续比较复杂,消费贷款一般在3到7个工作日内发放,信用卡申请则要等上一个月左右。

二.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定位于服务银行服务不到、服务不好的群体。专注于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消费贷款,用户需求呈现小额、高频、短期的特点,其向单个用户发放的消费贷款总额不得超过20万元,也不可提供房贷、车贷。

资金来源包含P2P借贷、企业资产证券化、银行、财务公司,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卖出账户、发型债务(包括次级和高级债务)等,不可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成本高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

相比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的审贷效率高,门槛低。审批时间平均不到三个半小时,对贷款人的硬性要求也较低;

三.保险公司

在消费金融领域,保险公司并不直接提供信贷资金,而是评估客户资信,提供信用保证保险,以提高资产的信用水平,帮助资产对接更低成本的资金

目前,因征信体系不健全,风控成本高,我国的消费金融服务渗透率低,个人消费信贷只占贷款总体规模的20%,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且贷款产品以中长期贷款为主,难以满足借款人的短期消费金融需求。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